天氣愈發的寒冷了起來,許多地方已滿是冬日的蕭瑟,但有一處這樣的地方,一棵棵落羽杉卻正是豔麗的時候!這裏2000餘畝落羽杉直接美上熱搜,引來央視、人民網都特地報道!淺紅、火紅、橙紅、水藍…裝點出了這個冬日最靚麗的畫卷。

於是小編去深挖了一下,這樣一個寶藏之地到底是何方神聖?這一挖,就發現它實在是太低調了!原來紅杉只占它1%的美。

它既有徽州的詩意,又有江南的古韻,美得別有韻味卻低調了千年!它有仍保留著千年舊時光的粉牆黛瓦古樸村落,卻不是徽州!
它有引得李白賦詩,桃花潭水深千尺的詩意湖泊,卻不是西湖!

它甚至還有90°回環,令人腎上腺素飆升的江南天路,卻不是318!
它更有每逢深秋便鋪就2000畝的水上紅杉,卻不是喀納斯!
它就是山水齊秀,詩韻深厚的安徽·宣城!

宣城
一座被遺忘的詩意風景之城
當我們說著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江南,我們會想到蘇州、揚州、杭州,而同樣地處江南的宣城,卻因為太過低調而被遺忘!
殊不知,擁有2000多年曆史的宣城素有“宣城自古詩人地,上江人文之盛首”的美稱,詩情畫意完全不輸江南!它自古以來就襟山帶水,是典型的江南魚米之鄉,美食遍地的徽菜之鄉。

它還是中國文房四寶的故鄉,宣紙、宣筆、徽墨,撐起了中國文化底蘊的半邊天。宣筆被曆代譽為“千年宣筆、掌上明珠”,徽墨有“落紙如漆,萬載存真”之美譽,宣紙更加聞名於世,有“紙中之王、千年壽紙”的譽稱。
它更是一座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自古名人輩出。宋詩開山鼻祖梅堯臣,世界三大數學家之一的梅文鼎,清代紅頂商人胡雪岩,徽墨名家胡開文,新文化旗手胡適…都來自宣城。

它也是引得無數文人墨客留下翩然詩篇的詩意之鄉。范曄、謝眺、文天祥先後出任宣城太守,韓愈、白居易、杜牧等相繼來此寓居。光是李白就曾多次為這裏的山水賦詩贊歎。
江城如畫裏,山晚望晴空,抒發了謝朓樓的壯闊;相看兩不厭,唯有敬亭山,感歎的是敬亭山的風骨。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描畫了桃花潭的秀麗;它處在江南,在長江三角洲眾多的城市裏並不起眼,但12340平方公裏的土地上,卻蘊藏了無數風景。
所以今天,不妨跟隨小編的腳步,近距離走進這座比徽州更有韻味的寶藏小城吧!

宣城,以山為筆,以水為墨以文化為底色,勾勒出了一幅徽墨畫卷。
宣城的山
敬亭山
敬亭山,有綿延的山巒、瀲灩的水光、莊嚴的古寺,氤氳的詩韻,大小山峰60座,海拔僅317米,但山不在高,有仙則靈。南齊謝朓在宣城任太守時,贊美它:“茲山亙百裏,合遝與雲齊”。李白一生七次飄然敬亭山更是發出“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的千古絕唱。

敬亭山因謝眺、李白的詩名,成為名齊五嶽的“江南詩山”。後來更是有白居易、杜牧、韓愈、劉禹錫、王維、孟浩然等320多名文人墨客留下逾千篇詩作!而除了本身的文化底蘊,這裏的自然風景也是一絕。春有茶田夏有雲海,秋有紅楓冬有雪景,無論何時前來,都能邂逅別樣的風景。
郎溪石佛山

石佛山,為皖東南佛教名山之一,以石奇、水秀、石怪、林幽聞名。山上的寺廟雕梁畫棟,終日香煙繚繞,秋日時分,靜聽禪意,令人不自覺忘卻塵世煩憂。山側有一湖為天子湖,泛舟湖上,雲霧縹緲,賞湖光山色,聽晨鍾暮鼓,如同置身仙境!
用一句詩來概括就是:一佛撐雲石抱寺,兩湖襟月水環山。
皖南318

穿行險峻的懸崖山壁上,剛拐過一個彎,又有一個彎這種駕駛在雲端上的驚心動魄令人此生難忘。而一個轉身,又能邂逅古樸自然的山水小鎮,感受那江南獨特的婉約秀麗。
鄣山大峽穀

走進峽穀中,那童話般的奇石世界裏,一億年前天然形成的奇石像堪稱一絕。來自天池的峽穀之水清澈透明,與峽穀中的萬千奇石相映襯,編織了無數的飛瀑龍潭。
徽杭古道

徽杭古道,全長25千米,是古時聯系徽州與杭州的重要紐帶。也是繼“絲綢之路”、“茶馬古道”之後的中國第3條著名古道。
走在這裏,更能感受到當年徽商從這闖出一片天地的不易,一邊感慨風景的絕色,一邊令人心存敬佩。
宣城的水

勾勒出了它的煙雨江南畫卷
青龍灣

春夏時的青龍灣,黛色的遠山,澄碧的湖,一片清新的湖光山色,美得好似桂林山水。在這裏呼吸,空氣裏的負氧離子,讓你身心都得到釋放。
儲家灘

這個美得別樣的江南水鄉,泛舟其上,猶如穿行在水上畫廊中。
寧國方塘紅杉林

從空中俯瞰,上千畝紅衫林紅得耀眼,淺紅、深紅、金紅、橘紅……各色的紅互相交織著,落在澄碧的水面上。而當你乘一艘小船,緩緩駛入“紅海”中,更是美得如同莫奈筆下的油畫。
桃花潭

它因詩仙李白一首《贈汪倫》而名揚天下,卻很少有人真正走進它的美。尤其是雨霧之中,粉牆黛瓦的古民居若隱若現,一葉扁舟搖曳於水面上,走在這裏,宛若置身於江南水墨畫卷之中。
延伸閱讀:【桃花潭】碧波漾古韻,潭水繪丹青—安徽宣城桃花潭旅遊攻略
月亮灣

小小竹排江中遊,巍巍青山兩岸走。步入其中,闖入眼簾的是巍巍青山,撲面而來的清風夾雜著翠竹的清香,山村竹海倒映在水中,美不勝收。
南漪湖

南漪湖對於宣城,就像西湖之於杭州,早在千年前,白居易就有詩:風回雲斷雨初晴,反照湖邊暖複明;亂點碎紅山杏發,平鋪新綠水萍生。夕陽西下時,金光灑在水面上,捕魚人搖船歸家,譜寫了一幅絕美的漁歌唱晚畫。
鱷魚湖

揚子鱷,是與恐龍同時代曆經數次“大劫難”,而奇跡般繁衍至今的活化石。而這裏就有揚子鱷一萬多條,看到它們或是趴在湖邊曬太陽,或是潛在互利,場面分外的壯觀。
走進宣城
在不輸徽州的靜謐古鎮小住
績溪家朋

每逢春日,放眼望去,金燦燦的油菜花鋪滿梯田,層巒疊嶂、連綿起伏,徽派古民居坐落其中,構成一幅最美的田園鄉村畫卷。
謝眺樓

來到宣城,“謝眺樓”是必去之地。謝眺是詩作,有1/4都是在宣城寫的,所以他的詩集也叫《謝宣城集》。而詩仙李白,是謝眺的粉絲,自稱“一生低首謝宣城”。他曾多次來宣城,登樓賦詩。在此留下了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的幽思;也有江城如畫裏,山晚望晴空,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的懷古。
查濟古村

查濟是一處被世人遺忘的皖南古民居,古色古香的徽派建築不輸宏村,而且它是中國現存最大的古民居群之一。李白也曾在此揮下:問餘何意棲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閑,桃花流水杳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的翩然詩篇。村落裏路隨水轉,房屋稍許破敗頹廢,但更多了份滄桑之美。走進查濟,仿佛置身於塵世以外的境界中。
黃田古村

相信很多人都看過王凱主演的年代劇《大江大河》,劇中多次出現的取景地就是黃田古村。而黃田古村更多的,還是個質樸靜謐的千年徽州古村。承載著幾代人記憶的老屋,訴說著這裏的滄桑與美好。大山裏的洋船屋,千年不粘灰的水磨花磚,靜謐的青石板路……在這裏,你幾乎感受不到任何喧囂,只有如同世外桃源的舒心愜意
龍川古村

龍川是坑口村古稱,這個古老的徽州村落。不僅曆史悠久,而且山環水繞,景色秀麗。尤其是龍川水街的“牌坊、祠堂、民居”,更是讓人歎為觀止。
赤灘古鎮

依山傍水的赤灘古鎮,自帶一股古樸典雅的氣質。它位於琴溪河與青弋江交彙處,是昔日商賈雲集的水上重鎮,而且還名揚江南。赤灘老街上,兩邊是青磚黛瓦的店鋪,走在鵝卵石鋪就的青石板路上,隨處可見深深的車轍凹槽,仿佛還能看到當年的繁華。
水墨汀溪

青山綠水環繞著靜謐村落,林海茶園間滿是清新空氣,而且作為汀溪蘭香的源產地,在這裏來一次品茶更是好不愜意。
水東古鎮

這座始建於隋唐的古鎮,因位於水陽江東邊得名,相比於其他古鎮,這裏是十分寂靜的。走進古鎮,那徽派風格的老房子,無不體現著這個小鎮的古色,而更令人驚喜的是,這裏還有百年前的聖母天主教堂,典雅且風格獨特。
宣城的文化
是這座城延綿千年的根基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文化,而宣城的文化,更是如同一本厚厚的史書,怎麼翻都翻不完。從古至今,這裏文房四寶文化、徽文化、詩文化、民俗文化、飲食文化、宗氏文化並存共榮。
宣筆

涇縣所產的宣筆,不僅曆史悠久聞名天下,也是當之無愧的文房四寶之一。宣筆始於秦,盛於唐宋,其技藝獨特,取料精致,被曆代書畫家稱之為“硬軟適人手,百管不差一”。
宣紙

有人說,造紙的地方很多,然而只有涇川一地所產之紙可稱“宣紙”。《宣城縣志》載:宣紙“始於唐代、產於涇縣”。別看只是一張薄薄的宣紙,卻需要用涇縣境內的青檀樹和沙田稻草所制,需要經過撈紙、切紙等100多道工序才能完成。
徽墨

俗話說:天下墨業在績溪,走進這裏,可以感受到千年徽墨的風韻。制作徽墨一般有:收集煙灰、組料配料、制墨、晾墨、打磨、描金等六道工序。
油紙傘

章渡的幹子,孤峰的傘,黃田的姑娘不用撿。涇縣的油布傘曾與宣紙、宣筆、茶葉一起,並稱“涇縣四大名優特產”。雖然這項技藝正在消失卻也仍在傳承,它已經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手工藝人的精心打磨下,撐開一把油布傘,從江南仄仄的小巷裏走出。若是碰上雨天,特別有戴望舒《雨巷》的感覺。
宣城的美食
宣城還有許多嘗不完的美食
宣城家喻戶曉的美食
包括水陽幹子、鴨腳包和鴨翅的
水陽三寶▼

以香、軟、油香不膩而出名的
寧國粑粑▼

熱氣騰騰,香味撲鼻的
績溪一品鍋▼

肉質鮮嫩、醇滑爽口的
徽州臭鱖魚▼

宣城民間的風味小吃
拓粿▼

色澤金黃,外香內軟的
徽州餅▼

宣城,就是這樣一座山水齊秀,詩韻深厚的千年文化古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