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居顧名思義就是神仙居住的地方,位於浙江台州仙居縣,以前叫韋羌山,古時稱天姥,因為山上有無數石頭仙人,當地百姓便把它叫成了神仙居。

神仙居以自然風景取勝,加上建築的巧奪天工;山林中樹木鬱鬱蔥蔥,瀑布傾瀉而下。神仙居是世界上規模較大的火山流紋岩地貌典型,與許多景點相似,神仙居更加險峻無比,山山水水更加別具一格。

風景美到爆,無限風光在險峰

我從神仙居南門進入,一會就到了南門索道,這裏可以乘坐索道,或者從旁邊有個路口徒步上山。沿著蜿蜒的山路開始攀登,一邊輕快地走著,一邊看著沿途的風景,那塊石頭像不像一只昂首的雄鷹?這塊巨石就是觀音峰?手機不停地“哢嚓”拍,想要把每一處美景都定格下來。

徒步路線都是棧道和台階,難度不大,穿梭在鬱鬱蔥蔥的山林間,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下,小風吹著,舒適極了。沿途還能看到形態各異的石峰,溪流從山上潺潺流淌下來,還有雲霧繚繞的山穀。

抬眼望去,連綿的山巒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像是一幅徐徐展開的水墨畫,每一處輪廓都透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慢慢悠悠爬了2個小時到達山頂,山頂的景點是個360度大圈串起來,景色可圈可點,非常有特色,設施和服務也都是一流,5A景區名符其實。“山路”平坦。沿路都是美景,只要不恐高,很出片。

依山而建的棧道曲折蜿蜒,沿懸崖邊的棧道慢慢前行,移步之間景致起伏,驚喜不斷,仿佛一軸水墨畫卷漸次在眼前展開,形態各異的岩峰前後左右差落有致地排列著,綿延開來。

行走棧道上,上是藍天白雲、下為萬丈深淵,一邊是陡峭的山岩,一邊是淩空的深穀,頗有淩雲漫步、飄然欲仙。棧道上的人類,在大自然面前顯得相當渺小。

遍布著道道裂穀,又是一座座獨峰,山體巍兀獨立,如刀削斧鑿,迥然各異,在翠綠的樹木烘托中,靜止,卻又變幻著。期間依次行走在無為道、飛鷹道、觀音道、因緣道、般若道、菩提道等六個道,這名字取的得也充滿仙氣和佛性。

神仙居的山峰都是由各個橋連結而成,天塹變通途。除了宏偉壯觀的山景外,橋的景觀也別具一格,橋的形狀各不相同,各具特色。

“神仙居橋”中最經典的一句話:“一入仙居就是仙,觀音圓夢法無邊”。南天頂是離神仙最近的地方,從南天頂下來,繞棧道前行第一座橋是南天橋。

南天橋是懸空吊橋,長約120米,山穀垂直落差100米,由十餘根粗大的鐵索固定兩邊的山峰上,橋本身由幾十根鋼索對拉固定,兩側堅硬的護欄安全穩固,是觀音道和飛鷹道的聯通索橋。在橋上感受一下膽顫心驚的那份刺激,體驗一下居高臨下的那份心曠神怡。

沿著棧道看見遠遠近近的山巒重重疊疊,一座“蓮花台”探出山間在深林群峰中綻放蓮花台建於奇峰環列,山崖陡峭之中,狀似蓮花,更像是仙俠小說中神秘門派的隱藏入口。

接下來經過鴻蒙橋,其名字取自於盤古開天辟地的鴻蒙之意。橋體采用連續鋼桁架結構形式,是神仙居景區內的一處標志性建築。鴻蒙橋橫跨峽穀之上,不僅是一座實用的橋梁,也是一處觀賞價值極高的景點,全長75米。

繼續前行,經過一個八卦台,移步換景,一景多變,奇峰異石、妙趣橫生。身臨其景,處於嫋嫋霧靄之中,大有飄飄欲仙之感!

最令人驚歎的是青雲梯,簡直是直上直下,陡得厲害,望著下面的深淵,同行的一個小姑娘不敢下去,雙手扶著兩邊的欄杆,小心翼翼地邁步,而欄杆又被太陽曬得發燙,不扶又不行。

前面是臥龍橋了,臥龍橋形雖是波浪形,走在橋上一點都不晃,兩邊是萬丈深淵,鋼筋水泥聯結著山峰兩側。橋身上纏繞著各種鋼架,造型很酷像是一條盤臥的銀色巨龍,在群山峻嶺間俯瞰這人世間。

臥龍橋設計獨特,橋體采用銀色,在陽光照耀下格外耀眼。橋面的鏤空工藝和七彩跑道的結合,以及多元文化的融合,富意著勇氣與進取。走過了臥龍橋,感受到腳下的懸崖和峽穀,無疑是一種刺激而獨特的體驗。

來到圓夢橋,含有祝福的寓意,到這裏的人都能心想事成,圓夢橋橫跨兩座山峰,由兩條筆直的橋梁連接而成。圓夢橋上,來往的遊客搖搖晃晃,不自覺地手扶著扶手膽戰心驚,體驗過橋的恐懼感。圓夢橋的旁邊有許多讓人發揮想象的岩石,如夢如幻,夢筆生花,奮發向上,含有多重美好的夢境和向往。走一走圓夢橋,讓我們夢想成真。

最後一座橋也是最漂亮的一座橋就是如意橋。如意橋遠看就是一枚玉如意,橫臥兩座山峰頂,連接著東西峽穀,全長100米,寬的20米,主拱高7米,次拱高4.5米,淩駕於600米的高空。上層是鏤空橋板,中間交彙融合處猶如一只天空之眼,中間部分是玻璃橋板,走在上面每一步都如履薄冰,特別是不能看底下的萬丈深淵,否則就真的不敢邁步了。

如意橋可以按指示牌走到北門索道處下山,也可以走過如意橋回到佛影蓮韻,這如一通天的石柱,遠遠望去宛如一尊觀音菩薩的坐像,她頭頂紗巾,雙手合十,雙目微閉,端坐在蓮座之上,對面是千仞絕壁,似為一卷卷無字的經書。雲起霧湧之時,腳下群山盡掩,如仙境般虛幻飄渺,雲海之中的觀音山更是成為了這方山水的守護神。

無奈這個網紅熱門打卡點拍照隊伍有點長,只能帶著遺憾乘坐索道下山。沒事,不完美才是完美嘛

遊山玩山不爬山

神仙居爬山最不費力,從神仙居南門進,經過南天索道、高山電梯抵達南天頂附近,在南天頂玻璃觀景台賞景遊玩後,可沿著遊步道逆時針環遊神仙居,山與山有橋梁相通,依次經過鴻蒙橋、臥龍橋、圓夢橋、如意橋等一座座懸空橋,環遊一圈回到南天索道下山,適合老人和小孩來打卡。

遊覽路線及攻略

票務信息:

門票:110元(提前一天買99元);南天頂玻璃觀景台:88元/人(網上買));接駁車:5元/人

索道:上行65元,下行55元

門票預訂:Trip

交通信息:

自駕:導航“神仙居南門遊客中心”

汽車:

高鐵:

遊覽路線:

從景區北門和南門兩邊均可進入景區,都設置有索道,方便遊客上下山。整個景區的精華部分都集中在山頂一帶,山頂上的景點有索橋相連。

1️⃣南上南下 精華線路(大圈)

南門入➡️索道上山➡️佛影蓮韻➡️返回左拐➡️老君台➡️蟠桃園➡️大聖府➡️牛背樓➡️如意橋➡️如意閣➡️圓夢橋➡️臥龍橋➡️太白樓➡️天姥樓➡️八卦台➡️問天閣➡️鴻蒙橋➡️望峰台➡️蓮花台➡️南天橋➡️南天頂➡️南天梯(自動扶梯)➡️索道下山➡️南門出。步行大約4小時

⚠️南天頂:需要單獨購票99元,網上買88元。

有一個懸空400米的玻璃廊橋,正對著觀音岩,遊玩南天頂約增加1小時,需要適度爬山,難度不大。

南天頂雖視野開闊,但沒有對著神仙居核心的山峰區域,而是對著觀音岩和山下的農田村莊,景色不算出眾。

2️⃣南上南下 輕松路線(小圈)

南門入➡️索道上山➡️佛影蓮韻➡️返回左拐➡️老君台➡️蟠桃園➡️大聖府➡️牛背樓➡️如意橋➡️如意閣➡️因緣橋➡️南天頂➡️南天梯(自動扶梯)➡️索道下山➡️南門出。全程大約2小時。

3️⃣南上北下 暴走路線

南門入➡️索道上山(或爬山)➡️佛影蓮韻➡️返回左拐➡️老君台➡️蟠桃園➡️大聖府➡️牛背樓➡️如意橋➡️如意閣➡️因緣橋➡️微信亭➡️南天樓➡️摘星台➡️南天頂➡️南海橋➡️蓮花台➡️望峰台➡️鴻蒙橋➡️問天閣➡️天姥樓➡️太白樓➡️臥龍橋➡️圓夢橋➡️如意閣➡️明鏡台➡️天關地闕➡️北海索道下山(或徒步下山)➡️北門出。全程5-7小時。

4️⃣南上北下 休閑旅遊線

南門入➡️索道上山➡️佛影蓮韻➡️南天梯(自動扶梯)➡️摘星台➡️南天頂➡️南海橋➡️蓮花台➡️望峰台➡️鴻蒙橋➡️問天閣➡️天姥樓➡️太白樓➡️臥龍橋➡️圓夢橋➡️如意閣➡️如意橋(再返回)➡️北海索道下山➡️北門出。全程不用爬山,大約4小時

5️⃣北上北下 走完所有路線

北門➡️接駁車或步行➡️飛天瀑➡️北海索道上➡️北海台➡️如意橋➡️蟠桃園➡️老君台➡️佛影蓮韻➡️南天梯➡️自行選擇是否玩南天頂➡️南海橋➡️蓮花台➡️青雲梯或一線天➡️臥龍橋➡️圓夢橋➡️明鏡台➡️北海索道下➡️接駁車或步行➡️北門。耗時4-6小時

神仙居讓人震撼,不說那些網紅打卡景點,其原始本真的面貌都讓我驚喜萬分。9.9元的門票,簡直是神仙級的體驗。山上的風景很美,壁立千軔,氣勢恢宏,藍天白雲,蒼山巍峨!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