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我們來看“中國四大賞楓地”之一的——南京·棲霞山。

不誇張的說,南京的秋色很大一部分就是棲霞山給的,數千餘株楓樹層林漸染,濃鬱明亮的色彩鋪滿山野,隨著山路而行,古刹鍾聲響起,落滿異地的銀杏葉禪意十足,古樸愜意的氛圍撲面而來。

延伸閱讀:【南京旅遊】南京必去的10個景點、交通、住宿、美食攻略

始帝的傳說在這裏流傳,登臨山頂遠眺滾滾長江水,曆史感與美景交織,棲霞山的秋景直接封神!

接下來讓我們一起走進棲霞山,去打卡南京的秋日詩意吧!

推薦賞秋時間: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

門票:¥80/人(學生半價)

門票預訂:Trip

交通:自駕/地鐵1號線(南京站)、3號線(新莊站)

精華賞楓路

線路一:彩虹明鏡—棲霞古寺—桃花湖—紅葉谷—楓林湖—始皇臨江處

這條線路只需1~2小時就可以飽覽棲霞山精華,彙山水之妙和人文之感。

進門入眼便是“湖映紅楓”的治愈系秘境,棲霞古寺內百年古銀杏的金黃在一片紅葉林中格外亮眼,隨著鍾聲漸響,禪意與秋韻交織,原本寂寥的秋日在此刻變得寧靜明媚起來。

沿路走過桃花湖、紅葉穀、楓林湖等處,湖光山色兩相宜,在滿山層林浸染的紅葉點綴下更顯得旖旎動人,好像一位畫家精心調配塗抹出的油畫,最終來到始皇臨江處,棲霞山的絢麗風姿盡收眼底。

線路二:彩虹明鏡—棲霞古寺—淩雲棧道—紅葉穀—楓林湖—天街—太虛亭—天開岩—桃花湖

第二條線路在棲霞古寺後轉由淩雲棧道前往紅葉穀與楓葉湖,1000多級台階兩側是蔥鬱山林,行走其中好似誤入了油畫世界一般,不管是從低處仰視還是從高處俯瞰,與眾不同的視角總帶著別樣的趣味。

從楓林湖行至天街後轉向太虛亭、天開岩、桃花湖方向,處處都是棲霞山的賞楓打卡地,特別是號稱“棲霞山賞楓第一處”太虛亭,這裏的楓葉顏色更為鮮豔,坐在亭中就能坐享楓葉環繞的視覺盛宴,賞景之餘不要忘記一睹開天岩上的石刻,感受古代石刻藝術的魅力。

線路三:彩虹明鏡—棲霞古寺—千佛岩—青鋒劍石—白乳泉——陸羽茶莊—蝴蝶穀

如果想另辟蹊徑讓賞楓更有儀式感,那麼不如選擇這條路,棲霞古寺與千佛岩的禪意與秋景交融相織,南朝時期的石窟造像曆經千年,佛像面容依舊清晰可見,在紅葉環繞下更顯得莊嚴慈穆。

沿青鋒劍石向白乳泉方向來至陸羽茶莊,仿唐風格的茶莊彌漫著清茶的香氣,為滿目秋意添一絲底蘊,坐在清泉石澗邊品一杯茶,濃鬱的茶香彌漫鼻尖,與眼前的紅葉相得益彰。秋日裏的蝴蝶穀雖然沒像夏日那樣生機勃勃,卻也一派紅葉交織的勝景,落葉隨風而動,不是蝴蝶勝似蝴蝶。

棲霞山賞秋打卡地

棲霞寺

作為棲霞山的主要景點和“中國四大名刹”之一,棲霞寺一直是棲霞山不可錯過的存在,青燈古佛與銀杏紅葉為伴,禪音鍾聲中醞釀出獨屬於棲霞寺的意境。

寺內廟前的百年銀杏樹亭亭而立,紅與金的交織更是讓人眼前一亮,來一碗棲霞寺特有的素齋面,一邊吃面一邊看景才是棲霞寺秋日的正確打開方式。

明鏡湖

桃花澗、中峰澗的潺潺流水傾瀉而下,彙入明鏡湖中,湖中睡蓮、荷花相映成趣,岸邊垂柳、楓香樹參差而立,據說古時的文人雅士都對此地頗為青睞,常常聚在一起飲酒賦詩,乾隆南巡時更是寫了一首《七絕·明鏡湖》來贊歎此處風光。

而秋日的明鏡湖則被紅葉環繞,清晨湖面上薄霧朦朧,彩虹橋倒影與紅楓相映。

太虛亭

沿山路而行,紅葉掩映下太虛亭屹然而立,這裏是公認的棲霞山賞楓地之一,倚欄遠眺,滿山坡的紅葉映入眼簾,與紅葉形成對比的是沿途的銀杏,金黃色的銀杏落滿石階,踩在上面,落葉哢嚓作響,好像一層厚厚的地毯。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