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過很多次神戶,卻是第一次解鎖長田。雖說與湊川神社、生田神社並稱為神戶三大社的長田神社正是坐落於此,但整體都低調了太多。尋熱鬧的人大抵是不會來的,因為這裏找不到三宮那樣的嘈雜人群與擁擠巷道,唯有尋常百姓的市井煙火。

從車站出來便是一座鋼筋制的朱紅大鳥居,醒目地聳立於道路中央,櫛次鱗比的店鋪在其後兩側延伸開去。這一帶作為長田神社的門前町繁榮,據說共有約90間店鋪,有7成是創業超過50年的老鋪,其中不乏百年老鋪。既是參拜客們購買特產的必逛之選,也支撐了附近居民們的生活日常,可以說是兼具神社參道與庶民商店街雙重屬性的重要存在。

環視四周,基本上是一些本地的大爺大媽在閑逛,與店家熟絡地拉著家常。最像觀光客的恐怕就我們一行人了。不過,我們很快就“入鄉隨俗”地沉浸於庶民的快樂之中——在醬料專門店的瓶瓶罐罐前選擇困難,在和菓子鋪的現烤禦手洗團子攤前兩眼放光,在瓦仙貝店裏對著香蕉和棒球狀燒菓子驚呼連連,商品的價格讓人仿佛穿越到了昭和時代。店鋪之間還有一座中央市場,裏面陳列著各種蔬果食材,並設飲品小攤,看起來和家鄉的菜市場一樣親切。

新湊川的水流從街中心橫斷而過,與鳥居一樣塗成朱色的長田橋駕設其上,肥碩的鴿子在廣場旁若無人地散步,完全無視美滋滋享用著“戰利品”的我們。這每一幀畫面,分明都詮釋著何為“歲月靜好”的松弛。

坡道漸起,經過一個Y字路口,很快就到了長田神社。

滿眼都是樹。兩株參天楠木的根部已然相融,粗壯的枝幹一個人不能環抱,寄生的植物群附著上面,形成了一個生生不息的廣袤宇宙。而那繁茂蔥鬱的枝丫儼然搭成了一重天然的綠色鳥居,與後面那重朱紅鳥居互相呼應,仿佛若是從中間穿過,便能神隱至一個深不可測的維度。

如同走進了一座幽深的原始林。樹是主役,殿堂不過是其中的點綴。耳邊只有樹葉在風中沙沙搖動的聲響,覺得舒心,充滿生命力。信仰與自然交融的能量場,足以消融城市的繁雜。

長田神社比想象中更為古老,相傳擁有1800多年的曆史,是產業守護神,開運招福及消災除厄之神,深受神戶市民們的崇敬。尤其是節分之日舉行的古式驅鬼神事“追儺式”非常有名,指定為兵庫縣重要無形民俗文化遺產。

境內並非可以一覽無遺。除了有樹木的蔭蔽之外,社殿區域被回廊圍擁,需先穿過神門才能入內參拜。銅板葺的屋頂光影閃爍,極彩紋樣點綴著朱紅殿堂,在周邊樹木的襯托下更顯得端麗。細節之間都是被精心維護的痕跡。

更讓人沒想到的是,社殿之後藏著另一番天地。只見寫著“正一位楠宮稻荷大明神”的彩旗飄飄,畫著赤魟魚的繪馬掛得層層疊疊,跟方才社殿的清幽氛圍截然不同,像是闖入了另一重“裏世界”。

這座人氣鼎盛的末社名為楠宮稻荷社,境內有一株大楠木被尊為神木,傳說神明化身的赤魟魚便是棲宿其中。在赤魟繪馬上寫下年齡、幹支、性別,並奉納於神木周圍的透垣上祈願就能庇佑病氣平愈,尤其對痔病非常靈驗,因此楠宮稻荷社被譽為“痔病之神”。雖說日本有八百萬神,但專攻痔病的神還是第一次遇見。大概對於世間患有“難言之隱”的人來說,如長田神社這般“表裏不一”的配置是最貼心不過。

望著四周高聳的巨木,我們止不住地贊歎,為城市中能保有一片這樣的“淨土”而感動。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