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靈山大佛,位於江蘇省無錫市濱湖區馬山鎮靈山路1號靈山風景區,大佛南面太湖,背倚靈山,左挽青龍(山),右牽白虎(山)。靈山大佛,是華東地區較大的戶外青銅鑄造佛像之一,也是無錫市的重要文化旅遊景點。靈山大佛與小靈山相互呼應,又與靈山風景區內的其他景點相互融合,形成了一個獨特的文化旅遊勝地。靈山大佛高88米,比“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的四川樂山大佛還要高出十七米,是中國第二高的巨型佛像;連同三層基座在內通高101.5米。靈山大佛佛像總共耗用銅725噸,佛體由2000塊鑄造銅壁板拼裝焊接而成,每塊銅壁板的壁厚為6-8毫米,最大的面積有20多平方米,全部銅板展開面積可達到9000多平方米。大佛的蓮花座共有四層蓮花瓣組成,每層22瓣,共88瓣。

延伸閱讀:【無錫旅遊攻略】包含無錫必去景點、美食、住宿、規劃行程(附:交通景點分布圖)

下面就無錫靈山大佛一日遊攻略,規劃行程參考如下:

交通指南

無錫市內有多路公交車直達靈山風景區

(1)無錫中央車站到靈山,乘坐88路或無錫靈山樂遊巴士2號線,至靈山勝境。

(2)無錫火車站公交去靈山,起點火車站乘坐88、89路,在靈山勝境站下車(31站)終點靈山勝境。

(3)無錫高鐵東站去靈山,無錫地鐵二號線坐至梅園底站,後換乘公交車88、89路(坐26站至靈山)。

(4)無錫蘇南碩放機場到靈山,地鐵三號線-地鐵二號線-88路或89路公交至靈山勝境。

無錫市內去靈山風景區,遊客還可以乘坐出租車前往,也可以自駕前往。

景區開放時間

開放時間:夏季07:00-17:30,冬季07:00-17:00。景區靈山梵宮夏季09:00-18:00,冬季09:00-17:30。

門票預訂:Trip

靈山大佛景點

無錫市靈山景區由小靈山、祥符禪寺、靈山大佛、天下第一掌、百子戲彌勒、佛教文化博覽館、萬佛殿等景點組成。集湖光山色、園林廣場、佛教文化、曆史知識於一體,是中國最為完整、也是集中展示釋迦牟尼成就的佛教文化主題園區。主要景點有靈山大佛、靈山梵宮、阿育王柱、五印壇城、祥符禪寺、降魔浮雕、百子戲彌勒、佛教博覽館、五智門、九龍灌浴等。

靈山大佛

靈山大佛,高達八十八米,佛身七十九米,蓮花瓣九米。這一尊大佛由一千五百六十塊六至八毫米厚的銅壁板焊接而成,焊縫長達三十五公裏,宛若天衣無縫。大佛鑄銅約七百噸,銅板面積達九千多平方米,規模和一個半足球場相仿。大佛右手指天,稱為“施無畏印”,寓意為眾生除去痛苦;左手指地,稱為“與願印”,寓意保佑眾生平安快樂。無論身處何方,大佛的“眼神”總跟隨著參觀者,這等巧奪天工,實在讓人驚歎。靈山大佛是集文化、藝術和宗教於一體的大型藝術珍品,令人贊歎不已。大佛采用錫青銅材料鑄造,除因青銅件持久永恒外,更重要的是青銅藝術是源於古典藝術精粹,同時也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極為燦爛的一部分,青銅藝術的古樸素雅和優美細致,在世界上享有崇高地位。

靈山梵宮

靈山梵宮,是無錫靈山勝境中的景點之一,建築總建築面積達7萬2千平方米,高三層的梵宮采用退台式建築布局,以南北為軸線,東西呈對稱分布,建築面寬150米,進深180米,頂部為錯落有致的五座華塔,後側為曼陀羅形態的聖壇。梵宮內部各建築空間獨立且互相貫通,由門廳、廊廳、塔廳、聖壇、三傳會議廳、千人宴會廳等組成。精雕細琢的東陽木雕、敦煌技師的手工壁畫、光燦奪目的琉璃巨制、精致典雅的甌塑浮雕壁畫、技藝精湛的揚州漆器、恢宏大氣的油畫組圖、古雅精麗的景泰藍須彌燈、精美的景德鎮青花鬥彩缸,這些彙集眾多文化遺產、眾多藝術瑰寶的藝術珍品遍布靈山梵宮的各個區域,將優秀的傳統文化演繹得淋漓盡致。梵宮吉祥頌是大型情景劇,非常值得一看的,平常一天四場。

阿育王柱

阿育王柱,位於江蘇省無錫市靈山勝境內,被譽為“中國第一石柱”。阿育王柱由整根花崗岩雕鑿而成。高16. 9米,直徑1.8米,重達200多噸,是工藝精湛的手工雕刻石柱。最頂端的四只獅子面向東,南、西、北,四個方向,象征著要把佛教弘揚到四面八方。

五印壇城

五印壇城,是一處位於靈山大佛景區內的景觀。五印壇城薈萃藏族藝術裝飾,融合了彩繪、壁畫、木雕、唐卡等數十種藏地傳統建築裝飾技藝,精心展示了獨特的壇城藝術,藏傳佛教文化藝術精華得以再現與提煉。

祥符禪寺

祥符禪寺,位於江蘇無錫濱湖區馬山古竹路靈山景區內。創建年代不詳,原始寺名無考。唐貞觀初,裏人杭惲徙置津裏(秦履諧音)。相傳秦始皇東遊會稽路過此山,故謂秦履。祥符禪寺山石上留其坐騎足跡,遂名馬跡山)山際。祥符禪寺,舊傳唐僧玄奘自天竺(印度)歸來,遊曆東南。右將軍杭惲陪同他至馬跡山,所見恍若西天靈(鷲)山勝境,贊歎此處堪稱東土小靈山,由此寺隨山名小靈山寺,並流傳有釋窺基遵師囑開法小靈山的故事。

降魔浮雕

降魔浮雕,位於靈山景區內,九龍灌浴廣場之後,就能看到降魔成道浮雕。這裏記載著佛祖降魔成道的故事,整壁由紫銅鍛造而成,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品。

百子戲彌勒

百子戲彌勒,為無錫靈山腳下佛教景觀之一。整座佛像長達8.5米,巨型鑄銅打造。底座為雕花設計,只見斜倚而臥和彌勒左手緊握佛珠,笑容可掬,雙耳垂肩。在彌勒碩在的身體上,塑有整整一百個正在嬉戲耍鬧的小頑童,各個形神各異,栩栩如生。孩童通過疊羅漢,拔河,撒尿,拿樹枝捅彌勒的肚臍等手段來達到戲弄佛陀的目的,彌勒大佛終究也不為所支,依舊其樂無窮,體現彌勒包容一切之海量。

佛教博覽館

佛教博覽館,位於靈山大佛底下的基座內。三層的博覽館以中國五方五佛,中華四大佛山,藏傳、南傳、漢傳三大佛教體系、佛教文化藝術,中外交流等為展覽主線,展示佛教的曆史起源、傳播、流變及對中國文化藝術的深刻影響。內有佛博館“鎮館之寶”-用漢代金絲楠木雕刻的北京萬壽山五百羅漢堂。

五智門

五智門,位於靈山勝境景區內。靈山五智門造型宏偉而精致,是一座具有深刻佛教文化內涵的大型石牌樓,用去花崗岩石材1000餘噸。其南北面刻有佛教“六度”之“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六組大字。“六度”通俗的說就是學佛之人達到佛法大智慧的六種行為准則。

九龍灌浴

九龍灌浴,位於靈山大佛的廣場裏,是國內最大的音樂動態青銅雕塑群,講述了釋迦摩尼出生的故事。這裏是靈山勝境的一大景觀,隨著音樂的伴奏、蓮花開合、太子佛從中徐徐升起,在九龍噴水形成的水幕中自轉一圈。九龍灌浴每天有五次表演,表演完畢後,廣場周圍的龍口會噴出功德水,遊客可以帶走。

旅遊線路

第一站,靈山勝境入口廣場、勝境門樓

第二站,佛足壇

第三站,五智門

第四站,菩提大道

第五站,九龍灌浴

第六站,阿育王柱

第七站,百子戲彌勒、天下第一章

第八站,祥符禪寺

第九站,靈山大佛

第十站,小靈山

第十一站,靈山梵宮

第十二站,五印壇城

第十三站,假日廣場,出景區。

遊客可以在靈山風景區內選擇步行或者乘坐觀光車遊覽各個景點,遊玩建議0.5至1天。對於時間有限的遊客,可以乘坐觀光車遊覽各個景點。建議選擇步行遊覽主要景點。對於時間充裕的遊客,建議選擇步行遊覽主要景點,大約需要步行2-3個小時左右的時間。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