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鼻山,又叫象山,位於城東南漓江右岸,過文昌橋,左轉到山麓。山因酷似一個把鼻伸到江中的巨象得名。山由兩段峭然組成,遠觀整山,瑩潤如玉,猶如一尊巨型玉象汲水,山光水色,氣象萬千。明代詩人孔鏞《象鼻山》詩,對象山一景有生動描繪:象鼻分明飲玉河,西風一吸水應波。青山自是饒奇骨,白日相看不厭多。

延伸閱讀:【桂林旅遊攻略】桂林旅行線路、景點、美食、交通、住宿等

象鼻山上有普賢塔,建於明代,因塔身正圓,又似古劍柄,俗名劍柄塔。沿石級由象鼻岩下行走十數步,即到水月洞,洞高三丈,深六丈,形如半月,洞壁上鐫有“洞鎖千秋”四字。“象山水月”是桂林主要風景之一,到了中秋,恰逢皓月當空,觀水月洞,景色秀麗無比,宋代薊北處士有詩贊道: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月去水還流。

水月洞內外,唐、宋以來石刻共六十餘件。主要的有宋代愛國詩人陸遊的詩和手劄。陸遊沒有到過桂林,他友人杜思恭任平樂令,於宋慶元三年(1197)到桂林時,將陸遊寫給他的詩和信刻在這裏。此外,還有范成大的《複水月洞銘》,及張孝祥、張鎡、范成大等人的題刻。

象鼻山門票信息

門票預訂:Trip

免費開放:開放時間為07:00—21:30,21:00停止入園。

詳細地址: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象山區濱江路1號

象鼻山景點

水月洞

在象鼻山的象鼻和象腿之間。距今約1.2萬年前,地殼抬升,漓江縮小,加速了水月洞的發育,形成一個通透的圓洞。

象眼岩

位於象鼻山山腰南北兩側,互相貫通,形成年代比水月洞早,因部位恰巧在象眼處而得名。

普賢塔

聳立於山頂的菩賢寶塔建於明朝,用以供奉菩賢菩薩。在中國供奉菩賢的佛塔只有兩處,一個在四川峨眉山,一個就是在桂林的象鼻山。

遊覽路線

快速打卡路線

三號門進,沿巷道走150米左右到第一觀景台,這裏可以拍圖1的象鼻山全景。順路可以遊覽愛情島,打卡後從二號門出去。優點是不用爬山,快速達到最佳觀景台卡位拍照。

經典全程路線

一號門進,跟著人流往象鼻山走,看到“後登山道指示牌”後,先去看象山“水月洞”,之後再沿著後登山道上山,路上岔道過去看“象眼岩”。原路返回繼續登頂,看“普賢塔”後下山,然後從“前登山道”下山。下山後過橋前往第一觀景台打卡。從二號門出去或者繼續遊覽愛情島從三號門出去。

美食推薦

🔥桂林米粉:桂林米粉口感潔白細嫩、軟滑爽口,有鹵菜粉、原湯粉、牛脯粉等多種口味,是桂林人常吃的早餐。

🔥啤酒魚:用漓江水、啤酒和特制醬料做的,魚肉鮮嫩多汁,香氣四溢。

🔥荔浦扣肉:桂林宴席上的經典菜,用荔浦芋、五花肉等做的,味道鮮美、肥而不膩。

🔥 田螺釀:把田螺肉和豬肉、香菇等食材混合再塞回田螺裏烹飪,田螺肉嚼勁十足,餡料味道濃鬱。

住宿推薦

詩與遠方・漓江院子酒店象鼻山港舍Citycore漫步酒店

遊覽貼士

旺季(4-10月)建議提前3天預約,尤其是18:00-21:00的夜景時段,可能因限流無法入園

交通路線

公共交通:公交2路、公交16路、公交23路

水上交通:從漓江竹筏碼頭(如“象山漁人碼頭”)乘筏,可近距離觀賞象鼻飲水景觀,體驗“人在畫中遊”(竹筏體驗約10元/人,具體以現場為准)。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