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兩天一夜的親子爬武功山攻略,拿走不謝。爬武功山有四看:看高山草甸、日落日出、雲海、吊帶。很幸運,除了日落,其他三個,這次都看到了。接下來跟著我的攻略,讓你的武功山之行體驗更好。

路線怎么選?

武功山最熱門的路線是反穿、正穿,這兩條路線深受戶外er的喜歡。

正穿一般從沈子村出發→九龍山→鐵蹄峰→金頂,途中可以欣賞到絕美的草木界,一邊叢林,一邊草甸,全程約14.5km,基本都是土路,對體力有一定要求;

反穿一般從龍山村或東江村出發→發雲界→絕望坡→觀音宕→金頂,發雲界到好漢坡非常精華,高山草甸集中,但是難度也很大,全程約18.5km,對體力要求很高。如果你是帶小孩第一次去爬武功山,老老實實走景區路線吧。也就是下圖景區大門→金頂這條線路,全程約5km,都是台階路,體力不錯的就慢慢爬上去;體力弱一點的就坐索道上山,只有這條路線有索道!既不會太累,也可以看到絕美的高山草甸,運氣好的話,還可以看到日落日出。這樣,第一次來武功山的體驗感就會好很多。

我這次是帶娃全程爬上去,全程走下來,沒有坐索道。

爬完的第二天,腿是沒啥感覺的;

但下山後的第二天,媽耶,大腿小腿痛了兩天半。

我體力算還行,平時也會經常爬山,但台階太多了,費腿!

所以建議下山時能坐索道,就坐索道。

我們這次景區路線兩天的安排是:

第一天:石鼓寺→猴穀→好漢坡→吊馬樁→金頂

第二天:金頂→吊馬樁→星空棧道→觀音宕→吊馬樁→好漢坡→猴穀→石鼓寺。

第一天

我們是早上7點從長沙家裏出發,高鐵到武功山,到達遊客中心大概是11點,遊客中心附近有很多飯店,我們是吃過午飯後再開始爬山的。

正式開始爬山是12點左右。從石鼓寺到吊馬樁,全程都是那種台階林蔭步道,旁邊有小溪流,雖然正值酷暑,但山裏很涼快,越往上爬越涼。

爬武功山景區路線手機是不用開兩步路軌跡的,節省電量。因為路線唯一,到了有分叉口的地方,路標指示也非常清晰,高德地圖上顯示也非常清楚。猴穀沒有看到猴子,但好漢坡爬上去真是好漢!樹林路段最難爬的就是好漢坡到吊馬樁這一段,也是網紅打卡地,全程1188個台階,全是坡度50°左右的台階,上山是大口喘粗氣,下山是腿抖。也不用怕,埋頭爬就是了,爬過這段,就會看到絕美的草甸啦。爬上去也意味著距離終點金頂也不遠了。

好漢坡上來就是吊馬樁,吊馬樁是樹林和草甸的分界線。接下來你將會看到高山草甸最美的樣子!

圖一是第一天到了吊馬樁後,山頂就開始起風起霧,非常大,溫度急劇下降,穿上沖鋒衣都還有點冷。所以暑假爬武功山,沖鋒衣或厚外套是必備,山頂氣候多變,一旦刮風下雨就非常冷。我們是17點到達吊馬樁,從石鼓寺到吊馬樁爬了5小時,一路上慢慢爬,走走停停,速度不算快,但是爬著不累。第一天我們並沒有在吊馬樁這裏去玻璃棧道,因為時間上來不及了,從吊馬樁到金頂,也全部都是台階,至少還要1小時,去玻璃棧道來回也至少30分鍾,天氣突變,只想早點到達住宿的地方。快到金頂的地方會經過一個雲端平台,記得打卡喲。

傍晚天氣突變,起了大風大霧,只能看清周圍5米外的距離。所以,很遺憾沒看到當天的日落。

第二天

第二天,以幸運開啟。淩晨5點就被帳篷外面的聲音吵醒,起來一看,哇,太陽升起的地方一片紅通通,很多人已經等著看日出了。看日出有個技巧:當天或前一天晚上看手機自帶的天氣,會有一個日出的時間點,很精准,朋友也是根據這個精准時間看到了日出。下圖18日晚上10點,跟19日早上5點看到的日出時間都是5:54,圖三拍的日出時間是5:51,相差3分鍾,還是很精准吧?

第二天時間充裕,我們補上了玻璃棧道那一段路。風景是真的美,特別觀音宕到吊馬樁那一段路,走到半山腰的草甸中,是景區路線所沒有的風景,這一段也是反穿必經之地。

但距離要比想象中長很多,我們從9:50從吊馬樁開始走,再回到吊馬樁,已經12:50了,走了將近3個小時,預計全程至少有5km。所以要走這段路,考慮好時間,時間不夠的,走到玻璃棧道就可以往回走了。另外恐高的朋友慎重,玻璃棧道就是在半山腰的懸崖峭壁上開辟了一條路,腳下還清晰可見聳立的樹木。

後面我們就是沿著第一天的路線原路下山。

住宿怎么選?

如果要看日落日出,最好還是住在金頂附近,距離金頂路程不超過20分鍾的路程。不然四五點起床還要爬一兩個小時才能到金頂看日出的話,會很痛苦,尤其是帶娃的情況下。距離優先的情況下,住宿條件就要做好預期了,山頂的條件確實沒辦法跟在其他旅遊景點的酒店相比。基本上都是帳篷,或者星空房,就算是客房,也基本上是公共衛浴,很少配有獨立衛浴的。

山上的帳篷大致有3種檔次:

1)最普通的帳篷,價格138-168,非常薄,也不幹淨,雖然晴天店家會曝曬但晚上山頂真的很潮濕。如果遇上刮風下雨,會哭。

2)豪華帳篷,價格258-328,比第一種更厚實,但遇到下雨,也沒啥大用,而且每個帳篷都挨得很近。

3)星縵帳篷(星空房),價格588-688,一個大大的圓弧形,大概1.8米高,帳篷布是防寒棉,裏面有床,帳篷上方是透明的,可以躺在床上看星星。

< 檔次一>
< 檔次二>
< 檔次三 >

根據距離金頂的距離,大家可以根據自己需求選擇。帳篷可以在“武功山”官方公眾號,或者出行平台預定。

我當時選擇的帳篷基地是“金頂南避難服務點”,住的星空房,當時做了很多攻略,是說這裏綜合條件最好。

位置確實不錯,東南方向,距離金頂大概10分鍾路程,因此在帳篷外面即可看到絕美的日出,不需要趕早爬山,也不需要到金頂人擠人。

距離公共衛生間和公共浴室也很近,衛生也還行。

唯一有一點其他攻略都沒說到的:這個地方的帳篷都搭在木質平台上,晚上其他人走路時都咯噔咯噔響。

晚上有些人很晚才到,或者有人上廁所,早上又有人很早起來看日出了,導致我一晚上基本上沒怎么睡著。

不知道其他帳篷基地是否這樣,預訂前可以打帳篷基地電話咨詢確認。

總體來說,山頂上住宿條件真的很有限,晚上想美美睡一覺,可能比較難。但為了能看到日出,就將就一晚吧。

哪種交通方式更方便?

1、高鐵

個人覺得高鐵最合適,開車幾個小時也累,等會還要爬山,又耗體力。

火車坐到萍鄉北站,然後從萍鄉北站→武功山遊客中心,有兩種交通方式:

第一種:坐大巴,1h左右,27塊,30分鍾一班;

第二種:出租車拼車,120元一輛,人均30元,也要1h左右;

出租車挺方便的,出站左邊就是出租車,比私家車價格更公開透明。

到了武功山遊客中心後,還要坐景區接駁車(早上8點~24點)到石鼓寺才能開始爬山,10分鍾左右,免費

2、自駕

1)首選武功山A、B區停車場,靠近遊客中心,B區距離遊客中心更近,但車位較緊張,適合早到的遊客。A區稍遠一些,但車位相對寬松。

停車費:白天:10元一輛,晚上20元一輛,超過24小時額外收費。

2)備選私人停車位,山腳下的農家樂等,30~50元一晚不等。

門票+索道費用

武功山門票70元/人,學生票如果在線上買要50元/人,如果現場買半票35元/人,1.2米及以下兒童免費。

第一段索道:石鼓寺↔中庵,十幾分鍾,直接坐到半山腰;

上行65元/人,下行50元/人

第二段索道:福星穀↔金頂,7~8分鍾,直接坐到山頂;

上行35元/人,下行25元/人,下行排隊人多,暑假等1小時也很常見。

准備坐索道可以打這個官方電話咨詢下索道排隊情況:07997636666,暑假周末人很多,可以根據排隊情況調整方式。

【買票入口】門票和索道都可以在“武功山“官方公眾號買,不需要換取紙質票,如果要買學生票,可以線下檢票口買,團購票需要找特定渠道。

需要哪些裝備?

1、衣物:換洗衣物襪子(孩子可多帶1~2件T恤)、一次性浴巾/毛巾、一次性拖鞋、牙膏牙刷、一次性雨衣(一定要帶,帶厚實一點的)、雨傘、三合一沖鋒衣(沒有沖鋒衣一定帶件厚外套,山頂變天的話真的很冷)、工裝褲/運動褲、防滑鞋、鞋套(避免下雨)、防曬衣、防曬帽、防曬霜(山頂紫外線真的很強,防曬要做到位)、墨鏡(凹造型)講究的也可帶個一次性四件套。

2、用品:身份證、充電器、充電寶(不帶也行,景區路線很多,5元/h)、登山杖、登山包、紙巾濕巾、花露水、手電筒(避免天黑還在爬)

3、食物:水、電解質水、士力架、巧克力(天氣熱可能會融化)、小面包、餅幹、辣條、零食、自熱飯/方便面、水果(山上的水果基本上就黃瓜)、垃圾袋上面的食物和水可以在武功山遊客中心補齊,遊客中心有便利店,價格也基本沒漲,不用從家裏出發前就全部買齊,背過去也重。

4、醫療:藿香正氣水、絡合碘棒、繃帶、創可貼、紗布、紅花油景區路線一路上很多補給點,建議重量大的水每人准備2瓶左右就差不多了,背太多爬不動,背得動的忽略,山上的水基本上漲價3~5倍,沒辦法,挑上去的。

重量輕的方便面可以每人准備2盒左右,山上會有免費開水泡。山頂吃飯巨貴,還不一定好吃(看看下面右圖價格)

有哪些注意事項?

1、看天氣去武功山前一定要看官方的、武功山的天氣,不要看手機自帶的天氣預報,也不要看萍鄉的天氣預報。進入公眾號“武功山”——景區介紹——景區天氣,除了不是雷陣雨和大雨,其他天氣都可以沖。一般提前3天看會比較准確。

2、防感冒帶幾包速溶紅糖薑茶,網上有賣,山上天氣多變,受風受寒或者淋雨後,喝上一杯薑茶驅寒,不容易感冒。我們家薑茶一年四季常備,誰如果受了點寒,有點流鼻涕、打噴嚏,喝上一杯,症狀就會緩解,人會舒服很多。

3、帳篷別選在衛生間旁邊,會被吵到懷疑人生。最好選擇帳篷搭在水泥地上的,木質平台上那走路咯噔咯噔聲也會吵到懷疑人生。

4、一次性雨衣必帶我們去的時候天氣即便顯示晴,當天山頂大風大霧,第二天下山快到山腳時下起了大雨,山上天氣多變,避免感冒,雨衣必帶,買厚實一點的,也不重。

5、防曬衣防曬帽必帶來看看隊友不怕曬的結果。我全程都是戴帽子、不露胳臂。隊友是瀟灑地穿個無袖,把帽子當擺設。結果第二天臉部、脖子、雙手曬的紅的發痛,紅的褪去就是變黑。個人感覺防曬冰袖比防曬衣舒服,暑假山下還是熱,穿兩件太悶熱。

最後,預祝你武功山之行玩的開心!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