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禪寺是京都名刹之一,為臨濟宗南禪寺派的大本山,正式名稱為“瑞龍山 太平興國南禪禪寺”。南禪寺始於鐮倉後期的正應4年(1291),是開山祖師無關普門將位於東山的開基人龜山上皇的離宮改建的禪寺。

延伸閱讀:【京都自由行】第一次玩京都行程怎么安排?終極線路規劃指南請收好

南禪寺門票&開放時間

地址:京都府京都市左京區南禪寺福地町地圖

參觀費用:主要區域免費,部分區域需另外購票

三門:大人 600日圓 / 高中生 500日圓 / 中小學生 400日圓

丈庭園:大人 600日圓 / 高中生 500日圓 / 中小學生 400日圓

南禪院 :大人 400日圓 / 高中生 350日圓 / 中小學生 250日圓

開放時間:

3/1 – 11/30:8:40 – 17:00

12/1 – 2/28:8:40 – 16:30

南禪寺交通:公車 / 地鐵

地鐵:從京都市區搭乘地鐵東西線,從「蹴上站」1號出口,步行約13分鐘即可抵達。

公車:從京都市區搭乘公車,在「東天王町站」或是「南禪寺永觀堂道站」下車,步行約10分鐘即可抵達。

南禪寺遊玩景點

日本植彌加藤造園株式會社

日本植彌加藤造園株式會社,創業於1848年,至今已有第八代傳人,是一個真正的專業匠人團隊。在保持160多年優良傳統的同時,並與時俱進,努力創造及構建出新的景觀作為他們的主要目標。植彌加藤造園除了庭園管理、設計與施工等業務范疇以外,還對日本的傳統庭園進行一定研究及探索,演繹其獨特的個性美和深邃意境,使其成為日本文化的重要標志之一。

南禪寺入口處的三門為京都三大門之一,始建於1295年,曾毀於大火,現在的三門是1628年再建的。因這裏曾為龜山天皇離宮,因此也被稱為“天下龍門”。山門如同一個畫框,遠觀畫框中的景色非常有趣。

瀑布之間

在進入南禪寺本坊參觀入口的庫裏玄關後,右側立馬出現的房間便是”瀑布之間”。這個房間及有高低落差瀑布的設置,均是源於是引流1890年開通的琵琶湖運河的之水而來。

在瀑布之間,主要時圍繞使遊客能夠體驗到飛泉障(Hisen-sawari)的景色來進行育成管理的。飛泉障這一技法是成書於江戶時代(1603-1868年),名為《築山庭造傳》中所描述的一種傳統的技法。在作庭時投入了高技術及大量金錢的瀑布,是庭園構成中中做重要的要素之一。在日本庭園中,有一種觀點認為,讓整個瀑布完全暴露在人們的視線中是不可取的。

水路閣

水路閣以紅色煉瓦砌成,橋梁形狀。作為京都市近代建築的代表,與南禪寺古色古香的伽藍建築相映成輝。到南禪寺來訪的觀光客,也必到水路閣來一睹風采。

大方丈庭園

大方丈庭園是在以心崇傳(1569年~1633年)主持重建於應仁之亂中燒毀的南禪寺時所建造的庭園。大方丈(國寶)面向南面的庭園相傳是由小堀遠州所造。

大方丈庭園於昭和26年(1951年)被認定為日本國家級名勝景點。通稱“虎渡子之庭”的庭園自開放以來深受眾多人士的喜愛。因大方丈建築、庭園與成為背景的大日山的完美結合,不僅使它成為了一幅畫卷,也成為了一座散發著優雅與淡泊氣息的禪院式枯山水庭園。

如心庭-小方丈庭園

該庭園位於小方丈(國寶)的西側,別名“如心庭”。該庭園如名所示,是一座將景石配置成“心”字形的枯山水石庭。造庭之時,應當年的南禪寺主持柴山全慶法師“一定要將‘心’表現出來”的強烈要求;並在他自發地熱心指導之下,才有了如此形態的庭石配置。該庭園如同脫離了塵世煩惱束縛的心靈一樣,是一座有著從容不迫之感的禪式枯山水庭院。

華嚴庭·龍吟庭

在1983年建造龍渕閣的時候,除將塔頭——歸雲院進行了遷址外,還將茶室“不識庵”移建到了如今的位置,並在其舊址上新建了窮心亭。同時,也將首創的南禪寺竹垣從六道庭的東側移設到了現在的位置(華嚴庭的東側)。自此南禪寺本坊東北部的格局得以確立。

六道庭

穿過小方丈,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六道庭”。與脫離塵世煩惱束縛的“如心庭”相對應的是這座警示世人六道輪回的“六道庭”。

六道是佛根據業報身所受福報大小劃分的。分別為:天道、阿修羅道、人道、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佛教認為,世間眾生因造作善不善諸業而有業報,此業報有六個去處,被稱為六道。

該庭園並不希望欣賞者在眺望庭院裏配置於一整片杉苔之中的庭石之後,進而糾結於煩惱或達到涅槃的境地。而是想象作為凡夫俗子的我們需經曆六道輪回之苦的脆弱。

在1967年造庭之時,庭園的前面部分鋪設白砂,東側側面設置首創的南禪寺竹垣。而西側側面的竹垣則是將取材於南禪院的孟宗竹做成較粗的鐵炮垣,並取名為“大筒竹垣”

大玄關庭園

大玄關庭園是由中間的電板石園路及兩側配置的樹木與景石組成的。在京都市市電車(市電伏見線)營運的廢棄,鋪設電車軌道所用的石板可以優先轉售給寺院的機緣下,南禪寺參加了第一次抽選會。作為南禪寺代理人參加抽選會的植彌加藤造園第五代傳人的加藤次郎,憑借著良好的運氣抽中了上上簽。

大玄關前面所鋪設的電板石園路就是用憑上上簽而選中的質地優良的軌道石板所鋪就而成。而第二次抽選會之後被選中的電車板石也分派給了寺內其他小寺院。當年一時之間掀起了電板石熱潮。

庭園之心-金地園

南禪院建成時間為鐮倉時代。南禪院是鐮倉末期具有代表性的池泉回遊式庭園。是南禪寺的發祥地,也是龜山天皇的離宮遺跡,由夢窗疏石建造。因其被繁茂的大樹環繞、別具一格的深奧幽靜之感以及較完整地保留著往昔的風貌,而於大正12年(1923)成為國家指定的史跡及名勝庭園。

南禪院的庭園是中世紀典型的池泉回遊式庭園。直到今天,它仍保留著被深林包圍的寧靜氣氛。

在日本庭園的傳統中,池泉庭園具有古典的普遍性,它不屬於任何流派或時期。它就像一個不斷出現的設計概念,庭園不是僅從一個方向欣賞的,而是通過“一步一景”這樣的運動及改變視角來接待客人,讓他們能從不同角度來欣賞庭園。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