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掖位於甘肅省西北部,距蘭州547km,是古時河西走廊四郡之一,舊稱“甘州”,地理位置險要:西接酒泉、嘉峪關,東鄰武威,與武威並稱“金張掖,銀武威”,往北到達巴丹吉林沙漠入內蒙,向南翻越祁連山可至青海。張掖的出名緣於丹霞地貌,丹霞的出名則緣於張藝謀在此拍攝的一部電影——《三槍拍案驚奇》。張掖丹霞論色彩為全國一等,雨後欣賞尤為浪漫。除丹霞外,張掖必遊的另一個景點是祁連山腳下的馬蹄寺,馬蹄寺有著開闊的森林草甸,自然風光優美,生活著90%能歌善舞的裕固族人。正所謂“不望祁連山上雪,錯把張掖當江南”,來到張掖,你會發現粗獷的大西北也有柔美的一面。
張掖丹霞地貌
張掖目前有兩個觀賞丹霞的地方,一個是張掖七彩丹霞,以色彩著稱,適合看日落。一個是張掖冰溝丹霞,以形態著稱,適合看日出。兩景區間隔約12公裏。
七彩丹霞
張掖的丹霞不同於一般意義上的丹霞那種單純的紅色,而是多彩的七色丹霞,位於市區西北方向40km處,曾被《中國國家地理》評選為“中國最美的七大丹霞之一”,因《三槍拍案驚奇》而名聲大噪。

七彩丹霞最震撼的莫過於色彩,一層黃色,一層火紅色再配上一層淡淡的土黃色,整個丹霞山脈像是剛從磚窯裏燒制出來的工藝品,層次分明,線條曲折,連綿起伏,帶給你無限驚喜,猶如上帝打翻的調色盤,你永遠不知道,它經曆了怎樣的風雨侵蝕,日積月累,才形成今天層次分明的色彩。

七彩丹霞是張掖一寶,讓攝影發燒友趨之若鶩,在景區內有不少攝影者扛著“長槍大炮”四處拍攝取景。還可以去嘗試景區內的熱氣球和滑翔傘,還有直升機項目。

七彩丹霞景區一共五個觀景台:
1號觀景台最開闊、適合觀丹霞地貌全景,顏色和層次也最為豐富,適合觀看日出。
2號觀景台是景區裏最高的觀景台,可以看到景區的全貌。但需要爬666節台階,建議體力佳者登上遊覽。
3號觀景台看顏色靚麗的七彩丹霞,在3號看到的那座山丘主色調是紅橙黃,必須是傍晚的斜陽照射下最漂亮!(若上午去背光,色彩差很多!)從2號觀景台下來後,有另一條棧道可以直接通往3號觀景點,一路都可以看著這抹火紅!3 號觀景台可以看到著名的七彩扇,而且還可以坐滑翔機觀賞丹霞!
4 號觀景台是主觀景台,設在一道東西向的山梁上,需徒步,是著名的刀山火海景點。也是觀看日出和日落的最好地點。 但是也是人最多的地方,寸步難行。
5號觀景台是新開的,觀景台規模最大。看青白相間的“五花肉”丹霞。觀光車還分了上車點和下車點,上車點就在麻子面館旁。
(ps:4號和5號看到的都是刀山火海,但4號能看到全貌;而5號則距離更近,全景和特寫的區別)

當地有“早看冰溝晚看丹霞”一說,七彩丹霞日路時分才最好。觀光車隨時都有,坐滿就開車。景區有2個門,在上車前一定要問司機是去往哪個區,不要坐錯了浪費時間
!門票44+觀光車30,觀光車8點半前收車,基本太陽都落下近半小時了,對攝影者來說很貼心。1號、2號、4號觀景台是重點,很多攝影大咖都是6點不到,就在4號觀景台上占據大量位置了

給攝影朋友的建議:
1.在時間充裕的情況下,建議先乘坐電瓶車繞一圈,看看哪兒的光線最合適
2.時間最好選擇日落時分或者日出時分去觀賞。若能遇上雨後晴天就更完美。色彩會更絢麗,層次會更分明。
七彩丹霞門票
張掖的七彩丹霞地貌景區分為臨澤縣入口(西入口)和肅南縣入口(東入口)兩個入口,為統一購票,全票價74一人,其中包括門票54元,觀光車票20元,有講解員;60-69 歲憑身份證20 元/ 人,70歲以上免費;(一次買票,兩天可進,如果打算次日再入園,需要指紋登記,另外補交20塊區間車費)
交通:在張掖汽車西站乘坐張掖到肅南縣或者臨澤縣的班車,到景區門口下車即可。車票10元/人。
溫馨提示:
1.觀看日落旅客,如果當晚要往張掖市區去的話要注意末班車時間!包車無視我!(坐班車的一般是看不上日落的),觀光車往東門去的也要注意,車輛真的很少。
2.景區內目前沒有開放商鋪,需要自備足夠的水和幹糧!
冰溝丹霞
冰溝丹霞景區位於肅南裕固族自治縣康樂鄉境內,距張掖市45公裏,冰溝丹霞適合看日出。如果張掖七彩丹霞看的是色彩,那冰溝丹霞看的就是造型了,那豐富的類象可以充分調動你的感官想象力;神駝迎賓、大地之根、古堡魅影,各種造型讓人目不暇接!冰溝丹霞的開發程度較低,除了包車或者自駕遊很難到這裏,所以遊客比較少。
冰溝丹霞景區的面積很大,分為大西天和小西天兩個景區。景區內開發的部分大約有10公裏,在景區裏有觀光遊覽車,私家車輛不能進入,遊客購票進入景區後可以乘坐觀光車遊玩。觀光車會停在小西天和大西天兩處,每一處都有一個大的觀光區域,遊客需要沿著觀光步道步行到山上的觀景台觀看和拍攝。

景點介紹中用得最多的那張圖“盧浮魅影”在大西天,一定要在日出時分才能看到盧浮宮的魅影。裏面有1號和2號兩個觀景台,都是為了拍盧浮魅影的,只能遠距離拍攝。早上的天空和雲彩都特別漂亮,9點以後光線就很強了,景點人就更少了。

交通:張掖市汽車西站乘坐【張掖-孟家莊】大巴,票價:12元,在景區門口下車即到。
門票:門票40元/人,觀光車票20元/人
優惠政策:1.2-1.5米兒童、學生持學生證、60-70周歲老人持身份證或老年證半價;1.2米以下兒童、70周歲以上(含70周歲)老人持身份證或老年證免費
開放時間
旺季(5月1日-10月10日)6:00-20:00,每天19:00截止售票,
淡季(10月11日-次年4月30日)7:00-19:00,每天18:00截止售票
馬蹄寺
馬蹄寺位於祁連山腳下,距張掖62公裏,是我國河西走廊重要的佛教聖地,漢傳和藏傳佛教同時並存,是這裏的一個特點。特別需要說明的是,這裏有絕美的自然風光,祁連雪山、原始森林、高山草甸、冰山融水共同渲染出一副壯觀絢麗的風景畫,向北遠眺,河西走廊盡收眼底,確實值得一遊。

馬蹄寺石窟是一座規模宏大的石窟群,它包括千佛洞、南北馬蹄寺、上中下觀音洞和金塔寺七個小石窟群, 共有70餘處窟龕,始建於北涼,迤邐近三十公裏,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馬蹄寺因傳說中的天馬在此飲水落有馬蹄印而得名。傳說中的馬蹄印跡現存於普光寺馬蹄殿內,成為鎮寺之寶。

馬蹄寺內3個點比較分散:千佛洞、三十三天、格薩爾王殿。位於馬蹄殿旁邊的三十三天佛洞是馬蹄寺最主要的建築,三十三天窟開鑿於懸崖絕壁之上,共分七層,遊客可通過窟內狹窄的甬道攀登而上,可以看到眾多的古老佛像,不過也有大多數被破壞的遺址。格薩爾王殿內有格薩爾王和其文武臣公塑像,千佛洞也是在懸崖絕壁開鑿的洞窟,但規模和形制較三十三天窟差距較大。
門票:通票73元/人,其中馬蹄寺風景區名勝區門票35元/人(包含千佛洞、動物園、裕固族歌舞);學生20元/人,其它則無學生優惠。馬蹄寺北寺石窟門票 35 元/ 人( 三十三天、藏佛殿、馬蹄殿),格薩爾王殿門票3 元/ 人;另外,金塔寺石窟是特級保護石窟,相對較遠,需提前預約,200元/人,不包括在景區通票裏。
交通:每年5 月1 日到10 月國慶之間,可在張掖汽車南站乘車,返回張掖的班車有兩班,時間不固定,需要上車時問清;其餘時間可在汽車南站乘到南古鎮的班車,到馬蹄寺景區下,下車後還需坐出租車或者摩托車。 從張掖市區包車,小車當天來回約300-400元/車
開放時間:8:00-18:00
Tips:
1. 馬蹄寺並不算知名的旅遊景區,交通不便,建議由張掖市區租車或包車前往。每年5-10月有張掖市區往返馬蹄寺的班車,但進入景區尚有較遠距離到達寺廟。
2. 論石窟雕刻之精,遠遜莫高窟,但三十三天石窟卻可潛入山體,探尋其中,閃轉騰挪,實在別有一番意味。
3. 馬蹄寺一帶石窟尚未被遊客占領,還能體會到千年石窟文化,雪山清溪,臨松薤穀之韻味。
4.有車的話開進去停車費10元,進去第一個參觀千佛洞,坐落在山壁上,然後往裏開參觀三十三天石窟,往上爬的時候有些地方只能一個通過,都是單向通行,建議進了景區直接先去三十三天石窟,因為需要排隊。出來的時候再玩千佛洞,這是個需要體力的景點。在半途有個觀景台,需要往上爬15分鍾左右,可以看到雪山。
平山湖大峽谷
平山湖大峽谷景區距離張掖市區56公裏,這裏峽谷幽深、峰林奇特,大自然用鬼斧神工的創造力將五彩斑斕的山體鐫刻成一幅幅無與倫比、攝人心魄的山水畫卷。一條深不見底的峽谷,卓顯出無比的蒼勁壯麗。曾被《中國地理雜志》及中外知名地質專家和遊客譽為“比肩張家界”、“媲美克羅拉多大峽谷”、絲路之路新發現!

平山湖大峽谷,不要被名字欺騙,平山湖大峽谷其實並沒有湖,只是因為有個平山湖村而得名。景區有觀光車送到第一觀景台九龍彙海,之後會有景區工作人員對地圖進行簡要解說,之後就是按圖索翼,進行觀光和探險了,時間上安排半天較為充裕。
交通:乘坐張掖西關汽車站每日上午發往阿右旗的車(14元;9:45;路程1.5小時),在平山湖丁字路口下車向東步行500米即到。返回市區的車在16:30左右。(PS:每天只有一班大巴往返,一定不要錯過時間,記得留下司機電話方便保持聯系,返程票可以在去程時就購買好,售票員會做好標記在票上。)
門票:平山湖大峽穀門票是100元/人,觀光大巴30元/人,共130元。波瀾壯闊的丹霞遠景和90度攀升的階梯,使這裏逐漸成為攝影愛好者和冒險家的新樂園。
開放時間:夏季:08:00—18:00,冬季:08:00—17:30
山丹軍馬場
山丹軍馬場位於張掖市所轄的山丹縣,距張掖市區130km,距山丹縣城50km。是目前世界上曆史最悠久,亞洲規模最大,世界第二大馬場。山丹軍馬場地勢平坦,水草豐茂,夏季綠草如茵,冬季一片金黃,是馬匹繁衍、生長的理想場所。早在三千多年前,這裏就已養馬。自西漢以來,這裏以當地蒙古馬為基礎,又引進了各種西域良馬,雜交培育出的山丹馬馳名天下,這裏遂成為曆代皇家軍馬養殖基地,經久不哀。

曆史悠久的馬場,第一任場主應該說是西漢大將霍去病。霍去病征戰河西走廊,大戰匈奴,奪得了此地。自那以來,這裏培育出的山丹馬馳名天下。許多老電影都曾在軍馬場拍攝,比如《牧馬人》、《文成公主》等。
山丹軍馬場分一、二、三、四以及總場。要騎馬看馬基本都在一場,因為現在只有一場還飼養有幾百匹大隊的軍馬,一般萬馬奔騰的大片都是在這裏拍的。其它幾個場目前都以農業種植業為主了。另外一場面朝焉支山、背臨祁連山,旁邊又有鸞鳥湖和大片草原,風景也是最好。

坐標:甘肅省張掖市山丹縣大馬營鄉。
交通【大巴】
1、張掖——山丹:從張掖先到山丹,在張掖汽車西站乘車,66公裏,車程1小時,12.5元/人,發車頻密,7:00-14:50,每20分鍾一班,15:40-19:00,每10分鍾一班
2、山丹——軍馬一場:從山丹縣到軍馬一場的班車有兩班,第一班9:00發車,下午13:20從一場返回;第二班15:40發車,次日7:00返回。車程4個小時。另外,張掖也有直接到軍馬一場的班車,但班次很少,最好提前做好問詢,安排好時間
3、 武威——軍馬一場,每天中午12點半發車。
4、山丹——軍馬三場:從山丹到三場的班車15:30有一班,16:00左右有兩班。車程1-2個小時,其中16:00的一班車有時不到場部,上車前一定問清楚;也可從山丹乘至霍城的班車,後再打車至三場,70元左右。從張掖包車至三場價格約400元
【強烈建議,坐班車的話,最好於出發前再向車站打電話確認一下】
門票:進入馬場免費,騎馬50元/小時。
開放時間:景區處於停業整改中,暫不對外開放,重新開放時間請提前電話咨詢景區。
康樂草原
草原總面積268萬畝,是少數民族裕固民族的生息地。境內有丹霞地質風光區、馬場灘草原、康隆寺、雪山探險旅遊區、石窩會址等旅遊景區。這裏風光秀美,氣候宜人,是度假、娛樂、觀光、領略民族風情於一體的功能齊全完備的草原風光旅遊景區。山脈綿延起伏,很是坦蕩。你可以靜靜坐在聖湖邊發呆看天鵝,也可以遠眺祁連山頂白雪皚皚,還有那九排松錯落有致的散布在祁連山的餘脈,不緊感歎甘肅景色如此多嬌!

每年七月,來自四面八方的牧民群眾身著節日盛裝彙聚在一起,舉行規模宏大的草原盛會,在草原上舉辦賽馬、摔跤、射箭、頂杠子、文藝彙演、祭鄂博等各種豐富多彩的民族體育和文藝表演活動,令人賞心悅目,流連忘返。

交通:從張掖市出發沿213省道至康樂鄉榆木莊村,在榆康公路與213省道交叉處按照路邊的景區入口指示牌進入景區售票處.
門票:60元/人
兒童身高1.2米以下免票;70歲以上老年人持老年證、現役軍人持軍官證、殘疾人持殘疾證免票;學生持學生證、60至69歲之間老人持老年證購景區優惠票
張掖的景點現在只有張掖丹霞,冰溝丹霞,馬蹄寺,平山湖大峽穀,這個四個景點在旺季的時候有跟團遊,費用比包車便宜,所以想一次性將張掖周邊景點一次玩完,時間建議分為三天,大佛寺,丹霞,冰溝可以放在一天,平山湖和馬蹄寺一天,軍馬場一天,玩完這些點的話可以選擇包車前往。
另外,還有焉支山,山丹大佛寺,高台小海子水庫、臨澤西灣水庫和臨澤大沙河景區等,本地周邊遊的好去處。所以,張掖是一個值得你專程前來、進行深度豐富體驗的地方,多停留一天,你能收獲到更多的精彩。
其他小眾景點基本上都沒有散客發班線路,必須選擇大巴,包車或自駕前往了。從張掖市內到周邊的各個景點並沒有很遠,最遠的也不超過1.5小時。而且基本上都是人少景美。
張掖市內景點
大佛寺
張掖大佛寺是張掖的標志性建築,在鍾樓附近。寺內古建林立,古樹參天,碧草成蔭,環境優美。寺內有一尊國內最大的室內臥佛,釋迦摩尼的涅槃塑像,佛身長34.5m,肩寬7.5m,耳朵約4米,光是一根中指上就能平躺一人。可見塑像何等的龐大了。大佛寺與張掖另一古跡山西會館相通。

大佛寺始建於西夏,有著900多年的曆史,融合了漢文化及西夏文化。大佛的傳神之處在於站在不同角度,大佛眼睛的狀態是不一樣的,站在臉正前方是睜,在腳跟看是閉,從頭走到腳可以看到佛眼閉上的動態變化。佛像是空心的,內有五層高,人可以走進去,各層之間有樓梯,過去佛像裏放滿了佛經和各朝各代供奉的寶物。展覽館裏有佛像按比例縮小制作過程展出。這個景點強烈建議請導遊講解,會極大的優化參觀感受。
坐標: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大佛寺步行街(民主西街南側)。大佛寺相對於其他景點來說遊覽時間不用太長,1小時租個講解也是夠夠的了,所以時間上非常好安排。
門票:41元/人,學生票21元/人
交通:
1、市內可乘坐1、11、13路公交車在大佛寺文化廣場下車即到
2、張掖大佛寺位於張掖市甘州區大佛寺巷步行街,在市中心區域步行可達
開放時間:8:00-18:00
木塔寺
木塔寺,原名萬壽寺。木塔寺的奇特之處在於整座塔沒有用釘子,只是靠中國傳統技藝的鬥拱相互拉結,是完整而堅固的木質結構造型。
據說,這座塔最早始建於北周,甚至還要靠前,曆代修繕,至今花上5塊錢門票仍可以登塔俯瞰張掖市貌。天氣晴朗時還可看到美麗的城市日落。每到傍晚,有無數燕子繞塔,非常壯觀。此外,廣場也是市民休閑娛樂的去處,在這裏能充分感受到張掖的城市文化和市民生活。

交通:市內可乘坐1、11、13路公交車在大佛寺文化廣場下車,大佛寺對面即是
鍾鼓樓
張掖鍾鼓樓又稱鎮遠樓,俗名鼓樓,又名靖遠樓,位於張掖市中心,東西南北四條大街交彙於此,是河西走廊現存最大的鼓樓。

鼓樓是仿西安鍾樓建造,平面方形,建在一座磚砌的壇上,台底寬32米,高9米,基座至樓頂30多米,樓為三層木構塔形,飛簷翹角,雕梁畫棟,典雅莊重,完全是中國民族形式的傳統建築。樓下有十字洞,通向東西南北,可以通過行人和小型車輛。洞門上方嵌刻著匾額,東旭升,西賈城,南迎熏,北鎮遠。僅在一些節日期間和舉辦展覽期間對外開放,登樓票價依據展覽而不同。
用時參考:半小時
交通:市內乘坐1、5、8路公交車均可到達
張掖國家濕地公園
離市中心僅1-2公裏,免費對公眾開放,觀光車10元。公園裏蘆葦草漫天遍地,空氣很清新,遊客不多。春天有鳥類遷來,夏季有荷花,秋天蘆葦金黃飄蕩,冬天有美麗的雪景,雖然大漠風沙,但也不輸江南風韻,遠處就是皚皚雪山——祁連山脈。“半城蘆葦半城廟”,說的正是如此景象。當地人管國家濕地公園稱為“大濕地”。需要注意的是:濕地蚊蟲特別多,請穿長袖長褲,做好防蚊措施

用時參考:3小時
公共交通:旅遊旺季時,公交車4路有專列到濕地公園下,4元/人。淡旺季都有公交車到達,8路,10路,14路,21路,新1路都直達。8路最快到達濕地公園南門(近濕地博物館),票價1元/人。
張掖旅遊最佳季節是6-9月。張掖屬大陸性氣候,氣候特點是幹燥少雨,年平均氣溫6℃,一月份最冷,7月份最熱。每年6月至9月,是全年最佳旅遊季節。
張掖交通
怎麼去張掖?
1.飛機
張掖機場
地址 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石崗墩
電話 0936-8889778
交通 由於張掖機場的航班班次較少,所以基本所有的航班都有機場大巴可以直達張掖市區,票價:20元/人。
2.火車
張掖火車站
地址 甘肅張掖甘州區東園鎮西路
電話 0936-5972222
交通 有公交1路到張掖市區,票價1元。或從市中心打車前往,費用15元左右。
3.客車
張掖汽車站
地址 環城西路128號
電話 0936-8215022
交通 打車到市中心大概1.7公裏,5元左右。
張掖汽車東站
地址 青年東街與東環路向東50米
電話 0936-8214073
交通 在東站後門可以乘坐12路公交車到市區,或者打車到市中心大概3.2公裏,6元左右。
張掖汽車南站
地址 南環路
電話 0936-8240019
交通 13路、12路、9路、4路、3路、1路共6路公交車經過本站,或者打車到市中心大概1公裏,4元左右。多發往張掖以南縣市。每年五一至十一期間,有發往馬蹄寺的班車,每天三班,車程一小時左右。
4.自駕
自駕遊線路參考
蘭州方向
蘭州→連霍高速公路→京藏高速公路→G312→G227→Z075→南環路→張掖,514.35千米,約6小時30分鍾;
天水方向:天水→連霍高速公路→青蘭高速公路→京藏高速公路→G312→G227→Z075→南環路→張掖,811.21千米,約10小時40分鍾;
隴南方向
隴南→蘭海高速公路→S103→蘭工坪路→鹼溝沿→北濱河中路→北濱河西路→S201→劉沙公路→京藏高速公路→連霍高速公路→G312→G227→Z075→南環路→張掖,931.59千米,約13小時50分鍾。
5.張掖當地交通
公交
張掖市區現有10條公交線路,票價統一為1元。乘坐十分方便,市區內各個地方基本都可到達。
包車
張掖旅遊因景點相隔較遠,而且去丹霞和馬蹄寺的方向相反,目前以包車旅遊為主。可以讓司機到賓館來接,也可以從汽車站或者火車站直接出發。
參考價格:桑塔納出租車,加司機4人:
1,只去臨澤丹霞120元,只去肅南丹霞120元,再去冰溝丹霞加30元;
2,馬蹄寺景區180元;
3,丹霞(不加冰溝)和馬蹄寺,350元。加冰溝380元。
張掖市區的出租車起步價威志4元,桑塔納車5元。
租車
租車根據車型不同價格相差也比較大。4、5、6月份為淡季,7、8、9、10月份為旺季。計價方式有按公裏數和按天數租兩種,如果需要雇傭司機則需承擔司機的吃住。
參考價格:普通桑塔納 180元/天;自行加油,押金2000元,需生身份證。
Tips:
1、如果租車者是租車地以外的戶口,須提供身份證、駕駛證原件,還須提供不低於所租車價值的經濟抵押。有的租車行還需要有租車地戶口的居民作擔保。
2、注意驗車。驗車要以安全為重,直接影響行車安全的制動、轉向、燈光要認真檢查。首先從外觀上進行檢查,看看車體有無劃痕,車燈是否完整,車鎖是否正常。然後打開車蓋,查看燃油、冷凍液、潤滑油、制動液、電瓶和傳動系統等主要部件。駕駛室內要檢查油表、刹車、空調的運行狀況。
出租車
張掖打車很便利,是遊客在市內首選的交通方式,桑塔納起步價5元,羚羊、威志起步價為4元,超出每公裏1.2元,晚上打車超出每公裏1.4元。
張掖住宿
張掖住宿哪裏實惠?
張掖當地住宿比較便宜,像中高端的有張掖鼎和國際大酒店、張掖尚雅家庭旅館、天域酒店等,價格中低端華辰國際、張掖祁連山大酒店等當然還有價格更加實惠的,這個就要看自己的選擇了,住宿的地方還是蠻多的。
小貼士
住宿或體驗沙發旅行。
張掖美食
張掖美食哪裏找?張掖的小吃較有名,比如搓魚子、拉條子、臊面、釀皮、炒炮、揪面片、 魚兒粉等到處都是,令人回味無窮。除此之外,豆腐腦、灰豆湯、醪糟、馬場酸奶等特色飲品,也是張掖人民的最愛。由於張掖的緯度和法國極為相似,具有和法國一樣的釀制葡萄酒的自然條件,因此,張掖的葡萄酒釀造曆史悠久,名揚海內外。
▼ 砂鍋卷子雞

雞肉鮮滑肉嫩、肥而不膩,吃在嘴裏齒頰留香。面皮上也滿是雞汁,吃起來特別香。也叫雞肉墊卷子,卷子雞可以說是西北面食與菜肴的融合,醬香濃鬱,和大盤雞一樣同樣也是超級大份,單點上這樣一份夠四人管飽。
▼ 搓魚面

搓魚面是甘肅張掖所特有的一個面食的品種,它有可愛奇特的形狀:中間粗、兩頭尖,十分像一條小魚,因此得名。它的做法是將將面條用手掌搓成面段,約一寸長,之後便可下入鍋內,可以煮,也可以炒熟,炎熱的夏天可以對其涼拌,深受當地人的喜愛。 有句話說:不到長城非好漢,不吃搓魚非張掖漢。如果你有機會到張掖旅遊的話,千萬不要錯過這一道極具特色的小吃。
▼ 臊子面

提到張掖的美食小吃,名氣最響的當然要屬它的臊子面了。當地人人人都在吃這種面,並且家家戶戶都會做,可以毫不誇張的說,當地人民對於這種面食的喜愛已經達到了狂熱的地步了。當你走在張掖的大街小巷,你會不經意的就發現了多家臊子面館,而且每家面館生意興隆,人流如潮。
▼ 炒撥拉
炒撥拉因動作而得名。支以鑄鐵鏊子,將切好的羊肝、肺、肚、腸、心等佐以調料蔥花蒜苗下鍋,以柴禾或煤炭為燃料,用猛火爆炒,待熟即食。炒撥拉冬季進食最佳,麻辣適度,肥而不膩,煙熏火燎,邊炒邊吃,美味可口,熱熱乎乎,實在是一種不可多見的街頭小吃。
▼ 香飯
香飯現叫西北大菜.張掖諺語雲:唱戲憑的腔,筵席看香飯.據說香飯是在清康熙年間宮廷名宴中的首一道菜.這道名菜,是用豬和羊的肝肺剁成碎未,把蔥蒜未摻進去,拌勻,加調料、食鹽,並用面粉和成面團,再搓成圓條,用油炸熟,叫卷肝子.再將卷肝子切成圓片,拼碼在碗內,加調料蔥蒜,另拼大肉片子,加肉湯蒸好後,扣於另一大盤內
▼ 粉皮面筋
在張掖農村,農民秋收後,家家戶戶,要曬粉皮面筋迎親接友,逢年過節或是喜慶之時,粉皮面筋是不可缺少的臨時性招待食品.產婦坐月子時也由娘家贈送一籃粉皮面筋,現在農村曬粉皮面筋之風也還在流行
▼ 臘羊肉
在張掖的肉類食品中,除手抓羊肉和清湯羊肉外,臘羊肉素負盛名。臘豐肉采用沿山一帶的羊肉。因那裏的羊吃羊胡子(草名)、羊糍胡花和沙蔥,其肉特別鮮美。入冬後,將羊宰殺,煮熟,剔骨,加上高台雪花鹽,茵香、生薑等佐料,烹制而成,嫣紅透明,肥而不膩。
▼ 鹵肉炒炮
炮仗子,顧名思議就是爆竹,焉耆回族叫炮仗,是回族的一種湯面,炮仗子,顧名思議就是爆竹,焉耆回族叫炮仗,是回族的一種湯面炮仗子面在鍋內滾上幾滾,放入蔥蒜薑、花椒面、胡椒面、醬油、醋、鹽,其味不勝收,吃到嘴裏有放炮仗的味道,吃著火辣辣的,越吃越想吃,令人胃口大開。
▼ 炸油糕
張掖油糕表皮酥脆,色澤金黃,松軟適口,入口粘甜。色、香、味俱佳,從選料、配料、火侯、制作等各個方面均獨具特點。以上等清油、細白面粉、精糖為原料,先將面粉用開水燙至半熟,用冷水反複攪和,再揉成雞蛋大的面團,包糖、芝麻、桂花做的餡子,入油鍋炸成,是深受大家喜愛的名優小吃。
▼油果子
山丹特產油果子是將和成的兩張面皮中夾一層紅糖,入油炸熟,酥香甜脆。山丹油果子可做成不同的形狀,油炸成熟之後,香氣撲鼻,吃起來,酥甜可口。
▼蕨麻米飯
蕨麻米飯:蕨麻系高寒地區的一種草本植物,俗稱“長壽果”,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蕨麻米飯是將煮熟的大米和蕨麻同盛於一個碗內(米在下蕨麻在上)澆上酥油汁,加上白糖,其色為紅(蕨麻)、白(大米)、黃(酥油)味道甘美無比。
▼ 燒殼子
燒殼子——是一種專用工具燒盒子做成的燒餅。燒餅時把面做成的餅,放進燒盒子裏,然後用麥草或柴火偎燒,燒熟後取出,即是燒殼子。
▼ 灰豆湯
灰豆湯是用麻色豌豆制成的獨特食品。其方法是先將圓豆子洗淨,在鐵鍋中熬至半熟,再加水入砂鍋中,置食用堿、紅棗等調料,小火煮成稀糊,吃時加入白糖,別具風味,備受群眾歡迎。
特產推薦
烏江大米
烏江大米是甘肅張掖的一大特產,張掖烏江堡一帶曆來盛產稻米,個大粒長,顆粒飽滿,潔白純正,晶瑩剔透、米香濃鬱、品質優良,曆史上曾列為貢米供應皇宮禦用,所以烏江大米又有"貢米"之稱。
張掖剪紙
張掖的剪紙比較盛行,逢年過節,家家戶戶用五彩繽紛的剪紙美化居室。剪紙的題材極為豐富,大都是婦女們生活中熟悉和熱愛的事物,特別講究吉利,並且和當地民俗聯系密切,並用含蓄的手法,表達人民群眾的願望、情趣、子孫繁衍、社會安定等。
紅梨
張掖紅梨果皮色澤鮮紅,是外觀精美的梨族新秀,張掖紅梨家族已經發展為以新西蘭紅梨為主,美人酥、滿天紅、紅酥脆等多個紅梨品種為輔的發展格局.張掖紅梨作為“甘肅省十大名果”之一,曾獲得2007年中國國際林業博覽會金獎、2008北京奧運推薦果品一等獎,並被中國果品流通協會授予“中華名果”稱號.
甘州胰子
甘州胰子是張掖久負盛名、譽滿全省的特產,采用牛、豬、羊的胰子油搗碎加入皂角、石堿、冰糖等磨細,再用面粉加水熬制.這種肥皂是一種保健、護膚、美容三者兼顧的土制皂.這種皂皂體發暗,皂形是橢園的,也有長方形的,不芳香,但除垢去油最利,而且有嫩面潤膚作用
臨澤紅棗
甘肅種植棗樹曆史悠久,位於河西走廊中部的梁州臨澤,房前屋後、路旁田埂,曠野荒灘種的都是棗樹,臨澤棗雖然不大,但其色澤、肉細、含糖量高、無蟲蛀而聞名遐爾
山丹發菜
山丹發菜,顏色烏黑,狀如發絲,明末清初戲曲理論家李漁稱其為"河西物產第一",在山丹境內分布和生長非常廣泛,群眾也早有食用習慣。發菜風味獨特,烹制方便而且營養豐富,具有解毒清熱、理肺化痰、調理腸胃的作用,尤其具有降血壓的獨特功效。
張掖甘草
甘草能調和諸藥,在中藥裏被稱為“因老”,有“藥中之王”的美稱.科學研究,甘草能起到抗潰瘍、抗炎症、降血壓、中樞抑制、鎮痛甚至抗腫瘤的作用.
購物介紹
張掖地方土特產品很多,植物類主要有小河紅棗、甘浚楸子、蘋果梨、張掖柰子、烏江大米、發菜等。主要中藥材有甘草、鎖陽、薑活、黃芪、大黃、麻黃、鹿茸、麝香等80餘種。主要的地方性食品有甘州掛面、張掖南酒、張掖黃酒、絲路春系列白酒等,其中絲路春酒連續5年獲甘肅省優質產品獎,行銷國內及台灣、香港地區。主要手工藝品夜光杯,具有悠久的曆史,用質地優良、花紋美觀的祁連山玉石琢成,器質細膩,造型優美,曆來為饋贈親友的佳品。
張掖市區內的購物場所多集中在人民南路、人民西路附近,張掖商場、河西商場等大型購物商場商品種類眾多、品質優良、服務周到,是休閑購物的理想場所。
張掖節日
1.文殊寺廟會
時間 四月初一至初八
地點 文殊山石窟
介紹 肅南縣文殊山文殊寺廟會是由當地百姓自發組織的,每逢此時,附近酒泉、玉門的信徒都會長途跋涉而來,除了拜祭佛祖菩薩,廟會上還有熱鬧的少數民族節目表演、繁榮的集市貿易,當然美味的特色小吃和繁榮的集市貿易也是必不可少的。
2.香古寺廟會
時間 四月初八
地點 香古寺
介紹 廟會期間會有精彩的少數民族歌曲表演,美味的特色小吃,以及熱鬧非凡的集市貿易。
3.山丹馬場賽馬藝術節
時間 七月中旬
地點 軍馬場
介紹 這是亞洲第一大馬場--山丹軍馬場,地勢平坦廣闊,土肥草茂畜旺,風光旖旎多姿。每年七、八月份,藍天白雲,綠草如茵,牛、馬、羊群點綴其間;金黃的油菜花燦爛奪目,一瀉千裏,勾勒出一幅壯麗的馬場草原風情圖,吸引省內外大批遊客到這裏觀光遊玩,消夏避暑。屆時,山丹馬場舉辦賽馬藝術節,由獲得過多項全國殊榮的飛鷹馬術團表演精彩的馬術,演出文藝節目,並為遊客提供自娛自樂的騎馬活動。
4.馬蹄寺旅遊觀光節
時間 8月15日至8月18日
地點 馬蹄寺
介紹 有精彩的馬術、歌舞表演。不僅可以欣賞到具有當地民族特色的體育競技,還能在裕固族的帳篷裏大快朵頤。吃著香噴噴的手抓肉,品著醇香味厚的酥油茶和清洌的青稞酒。
5.中國汽車拉力錦標賽
時間 七月
地點 張掖
介紹 張掖都會舉辦全國汽車拉力賽,這個時間來張掖不但能欣賞到丹霞的美麗,還能看到一場精彩的賽事。
旅行指南
1.當地氣候
由於深處大陸腹地,張掖屬於典型的溫帶大陸性幹旱氣候,日照時間長,光熱資源充足,冬寒夏暖,四季分明,這裏的年平均降水量僅130毫米左右,平均氣溫為7℃左右,每年降雨比較集中的6到9月份是到張掖旅遊的最佳時間,此時濕潤的空氣和涼爽的天氣會讓人們的旅程倍感舒適。
2.最佳旅行時間
最佳季節 7-9月是最佳旅遊季節。
建議遊玩 3天
3.穿衣指南
舒適,春夏著裝,秋冬過渡著裝建議穿單層薄衫、褲薄型棉衫、長褲、針織長袖衫、長袖T恤。薄型套裝、牛仔衫褲、西服套裝、薄型夾克。
4.旅遊信息
張掖旅遊資訊網 http://www.asia-plastics.cn/
甘肅省旅遊官網 http://www.gsta.gov.cn/
5.郵局信息
張掖市郵政局
地址: 西大街54號
電話:0936-8214532
張掖市郵政管理局網 http://gszy.spb.gov.cn/
火車站郵政支局
地址:張掖站斜對面
電話:0936-8431707
6.醫療服務
張掖市人民醫院
地址:張掖市環城西路8號
電話:0936-8212934
甘州區人民醫院
地址: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北水橋西街27號
電話:0936-8213411
7.緊急求助
張掖當地緊急救助電話(區號—0936)
報警台:110
火警台:119
急救中心:120
公安短信報警:12110
道路交通事故報警台:122
紅十字會急救台:999
8.旅行小貼士
TIPS
張掖氣候特點是幹燥少雨,年平均氣溫6℃,一月份最冷,7月份最熱。每年6月至9月,是全年最佳旅遊季節。冬天不冷,因為屋裏熱,出門有大太陽;夏天不熱,還有風. 只是早晚要注意保暖。
張掖市白天幹燥,遊客需帶著水壺,多喝水或者多吃水果;甘肅的水果品種多,且甘甜味美,但注意不要吃多,以免腸胃不適。
如果對僧人、喇嘛、道士和穿著民族服裝的少數民族群眾有特別的拍攝需求,無論如何都要微笑著征得對方的同意,避免因為誤會導致不必要的矛盾。
在張掖,面食和牛羊肉是飲食的主要構成部分,遊客朋友要盡量適應,入鄉隨俗。
張掖的風沙塵土較大,建議用防水袋或者塑料袋將照相機紮緊以防沙塵進入。如果是冬季前往,需帶好備用電池,因為冷空氣會縮短電池壽命,這點對喜歡攝影的驢友們會起到好的幫助。
張掖市是一個多民族的地區。目前,全市共有20個民族,以漢族為主。伊斯蘭教盛行,遊客要注意當地人的生活禁忌。不要因為小事情而與人起爭執,這只會影響您旅遊的心情。
如果是冬季前往,需帶好備用電池,因為冷空氣會縮短電池壽命。
進入藏區,在藏傳佛教寺院殿堂內是不允許拍照的,請遊客注意,以免發生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要加強自我保護意識,為自己上一份旅遊意外保險。
張掖2日遊路線攻略
推薦理由:張掖二日遊,第一天看七彩丹霞地貌,第二天追尋古代西涼鐵騎,駿馬風光。
DAY 1:張掖 --> 大佛寺 --> 張掖丹霞國家地質公園 ,七彩丹霞就得有太陽的時候看顏色才會鮮豔,在陽光的照射下非常漂亮,地貌造型豐的,色彩相當豔麗,在陽光的照射下十分壯觀。
DAY 2:張掖 --> 山丹軍馬場 ,山丹軍馬場位於山丹縣南方,可以沿G227國道向南行駛大概100公裏,再向左後方轉彎一直走即到;或者從張掖市乘坐開往山丹的班車抵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