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廈門後的第一站,就到了曾厝垵。曾厝垵偏安島內一隅,在思明區中央,面朝大海。這裏是一片居民的聚集地,還是一片美食的打卡地,也是一處各種民宿的棲息地。當你踏進這裏,那撲面而來的各種美食氣味和文藝氣息,就仿佛進入了一個人間煙火氣與文藝不期而遇的歡樂場。
巷子曲折

曾厝垵的小巷子,曲折擁擠。不走過去,根本不知道它通向哪裏。沿著曲折的小巷前行,腳下的石板路已經被如織的遊人踩出了包漿。每走一步,就好像踏在滑溜溜的墊子上,輕快而悠揚。石板路上的遊客人潮湧動,絡繹不絕。石板路的兩邊是各種各種的店鋪。美食、衣服、旅遊、住店、伴手禮等衣食住行的一切,還有其他的一切的一切,都能在巷子裏找到。街邊的牆壁是天然的畫布,被天馬行空的店家們塗鴉上了色彩斑斕的圖案。或抽象、或寫實、或充滿奇思妙想,每一處筆觸都在訴說著創作者的心聲。

有很多可愛的小吃店內,被可愛的老板們精心布置,開辟出一個個屬於店本身的獨特空間。有貼紙、有畫作、有文字、有玩偶。從可愛俏皮的卡通形象到極具個性的藝術字體,它們像是一場無聲的展覽,展示著每一個獨一無二的店家的獨一無二的創意。像阿信土司店,貼滿牆的貼紙,承載著每一個到店的痕跡。若幹年後,你的身邊是否還是那個陪你一起吃土司的人呢?還有晨曦沙茶面館,牆上掛著范特西海報,一碗沙茶面擺在一方小小的桌子上,幾經流年,還依然范特西嗎?
小店無數

那些精致的手工藝品店,仿佛是一個個微縮的藝術工坊。各種各樣的工藝品在玻璃櫥窗裏擺放,它們用貝殼、珊瑚等海洋元素制作而成,每一件被手藝人的心血與智慧賦予生命,在燈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輝,訴說著海的氣息與廈門的故事。在陶瓷店裏,擺放著造型各異的陶藝作品,簡約的素色花瓶,可愛的小動物擺件,成套的石敢當,它們是泥土在手藝人手中經過千錘百煉後的重生,展現著質樸而又細膩的美感,傳遞著曾厝垵的安逸與悠閑。在這裏,你可以隨意拿起一個,在窗邊駐足,讓燈光灑下,沉浸其中,把紛飛的思緒與海邊吹來的風揉在一起,又清空出去。
曾厝垵的清吧,是文藝的代名詞。隨意推開一扇清吧的門,歌聲夾雜著喧鬧便撲面而來。店內的裝修別具一格,工業風,金屬裝飾;海洋風,船艙簡潔。文藝風,民謠婉轉,清新自如。你可以坐在路邊,也可以點上一杯,看著外面熙熙攘攘的人群,聽著歌,喝一口,讓酒精在舌尖舞蹈、再漸漸揮發,讓身體隨著旋律慢慢搖晃。
自由閑逛

唱歌的藝人擅長各種風格的歌曲。在某個不經意的轉角,你可能會聽到悠揚的吉他聲,伴著溫柔的唱腔,那或許就是一位年輕的歌手在深情歌唱。歌聲裏,或許是生活的熱愛;或許是夢想的追求。還有夜色中在海邊沙灘上演唱的歌手,和著觀眾的歡呼,唱著輕快的歌曲,把海浪拍打海岸的潮聲也一同編進歌裏,把浪漫的節奏沁入聽眾心間,讓人們在繁忙生活放慢腳步,找到片刻寧靜。
打開心扉,在曾厝垵。讓靈魂在海與山的風中,自由撒野。
你若心門緊閉,心中便可能是一片荒蕪;
你若敞開心扉,你將擁有無邊曠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