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唯美食與美景不可辜負。隨著考試結束,暑假來臨,旅行又重新走進了千家萬戶,人們開始選擇外出,到各地去領略大好風光,體驗不一樣的風土人情。
廈門市,簡稱“廈”或“鷺”,別稱鷺島,福建省轄地級市,是一個很佛系的城市。廈門是一個海中之城、城中存海,自古以來就是東南名城,擁有眾多的名勝古跡。對於首次來到廈門的遊人,要怎樣選擇才能更好地了解和認識廈門呢?
在此,小編為你介紹廈門十大必玩景點,希望大家喜歡。
鼓浪嶼
小時候向往大海,特別希望生活在有海的城市,因為大海象征博大、激情與生命。長大後向往鼓浪嶼,因為這裏是夢中的桃花源,一個充滿文藝氣息的旅遊勝地。

鼓浪嶼,原名圓沙洲,別名圓洲仔,南宋時稱五龍嶼,是一個面積不大的島嶼,因島西南有一海蝕岩洞受浪潮沖擊聲如擂鼓而得名,享有“海上花園”之美譽。
島嶼海礁嶙峋、岸線迤邐,峰巒疊翠、街巷縱橫,薈萃了上千幢風格迥異中西合璧的建築,享有“萬國建築博物館”之美譽,又因島上音樂人才輩出,也被稱為“鋼琴之島、音樂之鄉”。

該島以建築為美,以音樂為魂,有日光岩、菽莊花園、皓月園、八卦島、鼓浪石、鋼琴博物館、鄭成功紀念館、海底世界、天然海濱浴場、海天堂構、英雄園、琴園、百鳥園等景點,堪稱福州的景觀大全。
鼓浪嶼依舊保持著遺世獨立,孤懸海上,更顯卓爾不凡。島上四季如春,空氣清新,青磚小巷、紅瓦洋房,極具浪漫色彩。龍頭山位於島中央,擁有一片瓦、鷺江龍窟、古避暑洞、龍頭山寨、水操台、百米高台等名勝古跡,是觀賞全島的絕佳之地。
延伸閱讀:【鼓浪嶼一日遊】鼓浪嶼旅遊行程攻略,包含交通、景點、美食、住宿
地址:廈門市思明區
廈門大學
你知道中國哪所大學的熱度最高?根據最新統計,廈門大學的熱度高居榜首,也就是說廈大是大家最感興趣的學校。為什么那么多人關注廈大?它的魅力在哪裏?

廈門大學,依山傍海,風光旖旎,由著名愛國華僑陳嘉庚先生於1921年創立,是一所著名的綜合性大學,素有“南方之強”之稱,被譽為中國最美大學之一。在學生口中,廈大有一個非常有趣的外號,叫做廈大人民公園,因為這裏每天都吸引著眾多的遊客,逐漸成為到廈門必去的景點。
大學離海不遠,一側是南普陀寺,另一側是白城沙灘,對面是著名的鼓浪嶼,地理位置十分優越。校園裏有群賢樓群、建南樓群、芙蓉樓群、人類學博物館等建築,不僅可以欣賞校園風景,還可以追憶那段曆史。

當然,校園內主要的景點是芙蓉湖、情人穀水庫,是大學生談情說愛的聖地。特別是芙蓉湖,乃廈大靈秀之源,像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校園裏,熠熠生輝、美不勝收。
如果說哪個地方最能代表廈門大學的話,為非芙蓉隧道莫屬。它是中國最文藝的隧道,也是中國最長的塗鴉隧道,生動活潑的線條,搞怪的圖案,打造了一條獨特的藝術長廊,堪稱現代版的敦煌壁畫。
地址:廈門市思明區思明南路422號
曾厝垵
在廈門,除了那些著名的景點以外,還有一些可以被稱為非景點,但是一樣值得去逛一逛。或許曾厝垵也就是這樣的一個地方,並且名氣也是越來越大,年輕人也越來越多。

曾厝垵,別名曾裏,又稱曾家沃、曾家灣,東至白石炮台,西至胡裏山炮台,南臨大海,北至禦屏山西姑嶺,三面環山,一面臨海,迄今已五百多年曆史,是環島路邊的一個以文創為主小漁村,被譽為“中國最文藝的漁村”。
據當地人說,明初時期,廈門城建起來之後,曾厝垵也成了軍事要沖。清代更是設水師駐守於此,辛亥革命後的海軍航空處和飛機場也設立於此,如今還可見當年遺留下來的痕跡。中西合璧的建築是最直觀的展示,有許多紅磚古厝和南洋風格的“番仔樓”。

小漁村裏,有曾厝垵博物館、曾厝垵街區、曾厝垵古民居、曾厝垵海灘等幾個景點。其中,主要是五街十八巷,即國辦街、中山街、文藝街、教堂街、天泉街,草埔巷、井仔尾巷、林鋪巷、村內巷、宮口巷等。
街巷上主要是古建築和創意小店,聚集了眾多的餐廳、茶室、客棧,以及一些特色小吃店、手工作坊等,還有兔耳嶺之草,太姥山之石,火山島之礁,散落其間的特色民宿能讓你體會到別樣的景致與風情。
地址:廈門市思明區環島南路110號
八市老街
俗話說,廈門味道,盡在八市。這裏不僅售賣新鮮的食材,還有許多本地有名的食肆,彙集了當地最具代表性的美味,所以八市已成為必去之地。
八市,全稱廈門第八市場,為建立於民國時期的菜市場,至今已有近百年曆史,是廈門最古早也是最大的海鮮市場,如今已經成為廈門的新寵和地標之一。

走進八市,就像進入了一個大迷宮,人潮洶湧、熱鬧非凡,空氣中夾著此起彼伏的叫賣聲,誘人的美食香味,承載著無數老廈門人的記憶,讓人忍不住想探索這個“美食地圖”。
由於這裏曆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有許多老店都是世代相傳,講究的是原汁原味。比如朱記手撕雞、阿傑五香、友生風味小吃、惠源面包店、亞本麥奶等,不僅有地道的傳統美食,價格也十分親民。
每當夜幕降臨,八市的燈點亮美麗的夜景,就像來到了宮崎駿的動漫世界,廈門的千與千尋。這裏沒有高樓大廈,沒有綠色花園,沒有洋樓別墅,也沒有小資情調,但是這裏有最貼近生活的人間煙火,更有最廈門的市井氣息。
地址:廈門市思明區
園林博覽苑
大多數人來廈門,會去鼓浪嶼,會去八市老街,會去廈大白城,會去曾厝垵,其實,另外有一個不錯的選擇,那就是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裏走進一個美麗的園林,去感受人文景觀與自然氣息相互交融的場景。

園林博覽苑,由原先的杏林灣中洲及附近島嶼和灣西、灣北海岸線上的部分地區組成,包括中洲及附近九個島嶼,由十幾座座橋梁相互連接,形成著名的水上園博園。
從平面布局上看,園林博覽苑由九個島嶼和兩個半島組成,其中,有五個展園小島,四個生態景觀島。按照這個基礎,規劃為東邊的自然原生島、西側的杏林苑、中部的教育之園、石文化園和北側的山林休閑園,簇擁著一片中央公園式的大綠地。

按照設計風格上看,園林博覽苑分為北方園、江南園、嶺南園、民族風情園、國際園、閩台園、歐洲園等十大園區,每個園區各具特色,建築風格獨樹一幟。
在這裏,你可以欣賞到不同地區和國家的園林藝術,感受到不同的文化魅力,體驗不同的民俗風情。園內還有許多精彩的表演和活動,讓你在欣賞無限風光的同時,也能體驗到豐富的娛樂活動。
地址:福建省廈門市集美區集杏海堤66號
環島路
廈門這座城市,生活節奏比較慢,無處不是浪漫氣息與小資情調。沙灘、大海、藍天、白雲,特別是這條景觀大道,滿足了我們對於度假的所有夢想。

廈門環島路,是海邊的一條公路,也是著名的國際馬拉松賽道,既可以自駕,也可以徒步、越野,或者騎行,沿著海岸線,吹著海風,聽著海浪,簡直不要太愜意。
環島路全長43公裏,從石鼓山島演武大橋,途徑廈大白城、曾厝垵、黃厝、會展中心、觀音山直達高崎機場,自廈門本島東南沿海而建,風光秀麗、景色宜人,被譽為“廈門最美的環海公路”,堪稱濱海公路的典范。

這條環島路為雙向六車道,寬為60米,自然清新,品味高雅,沿途的花草樹木、人文景觀、綠化帶、海岸線與與沙灘共同組成了一個美麗的海灣景觀長廊。
整條環島路將廈門市串聯起來,特別是集美大橋,極大地改善了廈門的便利。環島路不僅具有重要的交通功能,而且其本身也是一道風景。一路上這些浪漫情調的海濱,古風古韻的梅溪湖、燦爛奪目的金海灣,更有廈門大學、湖裏古橋等著名景點,也讓廈門更具魅力。
地址:廈門市思明區
沙坡尾
據說,在海灘的盡頭,有一條叫作沙坡尾的小巷子,是廈門的原點,它保留了廈門漁村曆史,見證了城市發展的軌跡。

沙坡尾,是廈門港的源起之地,擁有浪漫的鼓浪嶼之波,沙灘的盡頭作為良好的避風港。這一帶海灣呈月牙型,金色的沙灘連成一片,故有“玉沙坡”之美譽。
由於離港口很近,沙坡尾是廈門非常繁忙的漁村,到處都充滿了煙火氣息,熱鬧的海港中漁船早出晚歸,帶著收獲的海鮮,家人早早就在碼頭上等待漁民們歸來,大街小巷裏充滿了食物的香味。
如今,沙坡尾沒有其他商圈的喧囂和繁華,有的只是那份安靜。這裏擁有眾多閩南風情的建築和文化遺址,值得慢慢去欣賞和感受獨特的韻味,更值得享受這一分悠閑與寧靜。

沙坡尾是一個安寧、悠閑的街區,這裏有最質樸的老房子,最原始的生活方式。在這裏,你也能體會到“慢”的藝術,從白天到夜晚都可以去體驗傳統的閩南文化、老街小巷、咖啡酒吧以及各種地道美食。
地址:廈門市思明區
南普陀寺
有的人信媽祖,有的人信城隍,有的人信道教,而閩南人信佛的居多,特別是觀音菩薩。南普陀寺,觀音菩薩的道場,也是閩南香火最旺的寺廟。

南普陀寺,位於廈門市東南五老峰下,毗鄰廈門大學,面臨碧澄海港,與浙江普陀山類似,供奉觀世音菩薩,因其地處普陀山以南而得名,為閩南最著名的寺廟。
據史料記載,寺廟始建於唐朝,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曆史,寺內保存了許多佛教建築和文物,包括觀音殿、天王殿、大雄寶殿、大悲殿、藏經閣等殿宇,是廈門市曆史文化和建築藝術的珍貴見證。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建築就是觀音殿,坐落在寺廟中心。這座古老的建築主要有三座殿宇,分別是南海大士殿、大雄寶殿和文殊菩薩殿。而且在殿門前有一塊石碑,上刻著唐朝文學家白居易的《祈觀音文》。
在寺廟裏,還有各種佛像、壁畫和雕刻作品,比如千手觀音、南海大士坐像、六壬神劍等。這些被檀香熏陶過的佛教聖物,似乎都有一種靈性,能夠撫慰心靈,讓浮躁歸於平靜。
地址:廈門市思明區思明南路515號
集美學村
來廈門,一定要來一次集美學村,因為這裏是廈門主島之外,陳嘉庚風格建築最美的地方。

集美學村,位於集美半島,與廈門島隔海相望,是集美各類學校及各種文化機構的總稱,由著名愛國華僑領袖陳嘉庚先生於1913年創辦,享譽海內外,被譽為“中國最美學村”。
自古以來,集美就是人傑地靈、鍾靈毓秀之地,其建築將中西文化融為一體,呈現典型閩南僑鄉的建築風格。無論是雄偉壯觀的校舍堂館,還是秀麗典雅的亭台廊榭,無一不是琉璃蓋瓦、龍脊鳳簷、雕梁畫棟,被善意地譽為“嘉庚風格”。

學村曆經百餘年,著名景點有十裏長堤、嘉庚建築群、龍舟池、陳嘉庚故居、陳嘉庚紀念館、嘉庚公園、鼇園、集美中學、南熏樓、集美大祠堂等,如今已經成為遊人打卡之地。
其中,最具標志性的建築要數南薰樓,由一棟主樓和兩棟副樓組成,曾經是廈門第一高樓,名稱來源於“南風之薰兮,可以解吾氏之慍兮”,以示陳嘉庚先生一生興學之願。南薰樓門窗為西式風格,而樓頂則是中式傳統,綠瓦飛簷,氣勢恢宏,如鳳展雙翅,歐式風格與中式複古在這裏得到了完美的體現。
地址:廈門市集美區銀江路183號
滄江古鎮
滄江古鎮,坐落於廈門市海滄區,它低調不張揚,純樸潔淨,古老的建築別具風采,可以感受到獨特的文化底蘊,算得上都市中少見的桃源勝景。

據記載,古鎮始建於宋代,興盛於明清,曾經是福建第一大港,也是海絲文化藝術的起點。民國後古鎮開始衰落,如今基本保持了以前的樣子,鎮裏的房屋仍舊維持著當初的模樣。
滄江古鎮的古建築很多,有著名的蓮塘別墅;有橫街、新街、大街三條老街,古老的騎樓分布在兩側;有瑞慶宮、龍王廟、金吉宮、王葉廟、天主教堂、基督教堂等宗教廟堂;有魁星樓、黃公橋、張贇公宅、張掖和府、張世祠等傳統建築,還有福建省第一條宋江鐵路舊址。

同時,古鎮還蘊含著多姿多彩的文化遺產,包括寶生大帝信仰習俗、船王、蜈蚣亭、海滄燈會、一年一度的龍王廟、瑞清宮寶生皇帝的香火祭拜活動,以及大量流傳於民間的口頭文學和古戲台等音樂劇。
如今,時光飛逝,滄江古鎮逐漸消逝,乃至不被人熟識,一些年輕人幾乎從不來這個地方,僅有一些老人入住於此,過去的繁華不會再有,喧囂也已遠離,只留有一排排騎樓式建築,見證了古鎮曾經的過往。
地址:廈門海滄區
總之,廈門的精彩遠不止如此,除了以上提到的十處景點,還有北辰山、中山路步行街、白鷺洲公園、鐵路公園等景點,都值得一看,有時間可以慢慢去探索、去追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