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煙台、威海、青島的海風,到淄博的燒烤,我們曾走過不少山東的“網紅”城市。

但這一次,我們想帶你掉個頭,去到魯西,探索一座被很多人忽略,卻藏著山東厚重底蘊的寶藏小城——聊城

漕挽之咽喉,天都之肘腋,江北一都會”,這就是聊城,它不靠海,卻坐擁一片北方罕見的水上古城;它不喧囂,卻掌管了京杭大運河四百年的漕運繁華。

而緊鄰城區的東阿,更是一塊“金字招牌”,流淌著傳承了三千年的阿膠文化。

本期內容,從水上古城到黃河岸邊,從市井小吃到養生國寶...請跟著我們的攻略,一起去解鎖聊城的慢生活和厚底蘊。

還是老規矩,我們會從行程安排、交通住宿、花費參考等方面來分享,幹貨很多記得收藏!

行程安排

由於天氣原因打亂了原計劃,這次我們在聊城一共停留了4天,前兩天的安排比較隨機。

所以接下來結合實際情況,我們規劃了一條融合城市人文、運河古跡與黃河風情的3日遊玩路線。

大家可以完全照搬,也可以根據自己的體力和興趣進行調整。

DAY 1

聊城是現今黃河與大運河交彙的唯一城市,隋代開鑿的京杭大運河從聊城西側穿過,元代開鑿的會通河則縱貫聊城腹地,為這座城市帶來了數百年的繁榮。

所以來到聊城,第一天的主題自然是去感受它作為“江北水城,運河古都”的靈魂。

上午第一站,直奔中國運河文化博物館。這裏是了解大運河的“百科全書”,參觀免費,掃碼預約,記得周一閉館。

博物館坐落在東昌湖畔,建築本身就像一艘揚帆起航的巨船。

從大運河的開鑿曆史、漕運制度,到沿線的風土人情,館內展出能讓你直觀地感受到運河對於聊城乃至整個中國的意義。

從博物館出來,可以沿北關街走進水上古城。這座方方正正的古城,被6.3平方公裏的東昌湖水環繞,就像漂浮在水面的棋盤,是國內獨一無二的“城中有水,水中有城”的格局。

沿著古城石板路漫步,兩側是仿古建築和各種特色店鋪。清代四大私人藏書樓之一的“海源閣”靜立一隅,“東昌縣署”的朱紅色大門仿佛能帶你穿越回古代的府衙。

路旁垂柳依依,護城河裏滿眼綠意,沿城牆漫步,你能從不同角度欣賞東昌湖的風景。

而古城C位,我們漫步的焦點,便是被譽為“江北第一名樓”的光岳樓

門票預訂:Trip

它是聊城的地標,也是中國現存最古老、最高大的木質樓閣之一,非常值得登樓參觀。

乾隆皇帝曾九過東昌,六登光岳樓,禦題了“天下第一樓”,並把這裏列為南巡三十六行宮之一。

沿狹窄樓梯登上頂層,可以透過窗戶向東西南北四面遠眺,整個水上古城的格局能盡收眼底。近處青灰色屋頂層層疊疊,就像凝固的波浪,秩序井然地向遠處蔓延,引導著視線越過城牆,穿過湖面,延伸到湖對岸現代化新城區的天際線。

接下來,從光岳樓往東北方向步行不到20分鍾,就能見到護國隆興寺,樓宇金碧輝煌,環境清幽寧靜,拍照非常出片。

如今的護國隆興寺是重修的,舊寺早已不存,但留下一尊鐵塔,它就是聊城現存最古老的建築。

這座宋代鐵塔,通體由生鐵鑄造,古樸滄桑。如今它就靜靜地立在古城外一角,時光在這裏凝固成了鐵鏽的顏色,訴說著千年的故事。

當天最後一個項目,可以留給東昌湖遊船。在老碼頭登船,日落前1個多小時出發,這時候光線最好。

遊船緩緩行駛,穿過石孔橋,清風拂面,白鷺掠水。這一刻,你會忘記所有煩惱,沉醉在這座北方水城的溫柔裏。

遊船航線有不同選擇,我們坐的是完整的運河線路,全程40多分鍾,除了遊覽東昌湖,還會進入運河河道遊覽,個人覺得是體驗“水城”魅力的最佳方式之一。

DAY 2

第二天的主題,是深入聊城的市井肌理,去尋找那些藏在老街巷裏的煙火氣和曾經輝煌的商幫文化。

一大早我們專門去了沙鎮楊家呱嗒總店,就為了那一口聊城最負盛名的早餐——呱嗒,它是一種類似餡餅的油炸小吃,外皮酥脆,內餡飽滿,有肉餡和蛋餡。

我們點了肉蛋混合的,一口下去,滿口留香,再配上一碗湯,瞬間元氣滿滿。它家是聊城老店,本地人也排隊,非常推薦。

吃飽喝足,可以沿著東關街漫步,這裏曾經是聊城最繁華的商業街之一,現在依然保留著許多老字號和傳統店鋪。

走在其中,你能感受到濃濃的市井生活氣息。

接著拐進與之相鄰的米市街,相比東關街,這裏更安靜,更有文藝氣息。

老房子被改造成了咖啡館、文創店,舊廠房變成了餐廳、工作室,斑駁的牆壁與時尚的招牌形成了有趣的對比。

穿過老巷子,就是有“運河文化活化石”之稱的山陝會館,門票30元,周一閉館。

門票預訂:Trip

會館由清代山西、陝西商幫集資興建,既是商會辦事處,也是山東最大的關帝廟。

站在會館門口,你會首先驚歎山門層層疊疊的歇山式簷頂。走進去,還會發現更加精美的建築雕刻。

木雕、石雕、磚雕遍布每一個角落,人物、花卉、鳥獸,無不栩栩如生,其繁複與精美程度,堪稱清代會館建築的巔峰之作。

會館庭院裏還有兩株樹齡500多年的古槐,它們與會館完美融合,生機盎然的姿態與典雅古樸的建築相映成趣。

而會館山門外,正是大運河,所以山陝會館不僅是建築的瑰寶,更是運河輝煌曆史的見證者,是到了聊城必看的一個地方。

由於這次聊城之行我們還安排了東阿縣黃河自駕,所以當天一早就取好了車。

從山陝會館出來,我們就直接往東阿方向開,路上會經過一個非常特別的博物館——中國毛驢博物館

這裏展示了毛驢的起源、進化、品種、飼養等,以及它與中國農業文明、與阿膠文化的深厚關聯。

看完你肯定會對毛驢這個為人類服務了數千年的物種,產生全新的認識和敬意。

逛完這些地方,如果到縣城的時間還早,大家也可以靈活安排一兩個城區的景點,把第三天的行程挪一挪,那接下來就進入第三天。

DAY 3

絲綢、茶葉、瓷器,還有阿膠,是中國的四大國禮。

之前我們去淄博的時候,參觀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館,見到了非常精美的國禮陶瓷。

這次東阿之行的一部分,也與同樣來自山東的四大國禮之一——阿膠相關。

阿膠作為中醫藥代表,具有滋補養生的價值,東阿阿膠應該也是很多人從小聽到大的品牌。

所以第三天,我們就在東阿縣開啟一段融合了養生文化、濕地生態與黃河風情的旅程。

前一天我們已經參觀了毛驢博物館,所以當天第一站直接前往東阿阿膠城,這是一座以阿膠文化為主題打造的古風影視城和文化體驗基地。

城內青磚灰瓦,燈籠高掛,商鋪招牌縱橫交錯,再現了老東阿城的繁華景象。

這裏能參觀到古老的“阿膠井”,據說源自這口井的水曾是煉制上等阿膠的關鍵,井旁的“煉膠坊”就能見到阿膠的制作工藝流程。

東阿阿膠城也是很多著名影視劇的取景地,其中最廣為人知的就是《大宅門》。 漫步其間,白景琦的深宅大院、百草廳的廳堂藥鋪,熟悉的場景會逐一浮現。院落充滿了清末民初的懷舊感,非常適合拍照打卡。

逛完阿膠城,出來就是藥王山,藥王山雖不高也不大,但卻是祈福求壽的靈山福地。撫摸壽桃拾階而上,經過三重山門抵達藥王殿,可以祈福平安健康,還能俯瞰洛神湖。

藥王山下的800畝洛神湖,因曹植《洛神賦》得名,現在是國家級濕地公園,生態環境非常好,湖水清澈,水鳥翩躚。

可以沿著湖邊的棧道散步,呼吸新鮮空氣,再登上橫跨湖面的十七孔白玉橋,眺望周圍風景,或者到對岸的阿膠亭,換個角度欣賞藥王山和阿膠城。

午後,我們正式開啟黃河大堤的自駕。從東阿縣城導航至郭口村,作為自駕起點。一路開上大堤,東阿黃河國家森林公園的畫卷就在眼前徐徐展開。

如今的黃河兩岸,早已不是想象中的單調景象。公鐵大橋飛架兩岸,綠色植被像地毯般鋪展開來,與田園村落共同構成了一幅寧靜和諧的生態畫卷。

沿途很多險工,也被精心設計成了可供遊人休閑放松的臨河小公園。沿著大堤一路慢行,可以找合適的位置停車拍照打卡。

特別是著名的險工——艾山卡口,一定不要錯過。這裏是黃河下遊最窄的河段,素有“黃河咽喉”之稱,僅有275米寬。黃河水在此被束縛,然後繼續奔湧向東,站在這裏你能真切地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

一路邊開邊玩,最後抵達魚山曹植風景區。你可以登上聊城第一高峰,高達8210厘米的魚山。

這座獨立於平原的小山,因曹植葬於此而聞名,這裏可以拜謁曹植墓,感受“才高八鬥”的建安風骨。

相傳曹植曾在此創制佛教梵唄,也為魚山增添了一份空靈禪意。沿著石階小徑蜿蜒而上,還能站在山頂遠眺黃河與腳下村落。

日落時分,返回艾山,可以在老楊家農家院吃晚飯。我們點了特色的黃河鯉魚,搭配時令野菜和水餃。吃完地道的農家菜,最後就可以心滿意足地返程了。

交通住宿

如果你是外省遊客,可以先飛機抵達濟南遙牆機場,再轉乘高鐵到聊城西站。如果本身就是山東或者周邊省份,那麼直接坐高鐵就非常方便。

市區遊玩因為核心景點都比較集中,打車結合步行就能輕松搞定。

不過,我們這次的行程因為還覆蓋了東阿的多個景點,這些地方分布較散,公共交通不太方便,所以強烈建議可以租車自駕。

租車平台我們比較推薦一嗨、神州或者攜程,盡量提前預訂,選擇適合自己的車型,檢查好車況和保險,我們租了2天加全險也就200多塊,性價比很高。

至於住宿,聊城我們會建議住在聊城站附近,酒店選擇多,租車的話取還車方便,去各個景點打車也不貴。

住宿預訂

東阿的話,建議住在東阿汽車站周邊,到洛神湖非常近,自駕記得要選可以免費停車的。

花費參考

這次在聊城我們玩了4天3晚,共計花費4959RMB,人均約2500RMB。

其中往返大交通3144RMB,租車+加油328RMB,住宿3晚一共435RMB,景點門票+遊船462RMB,其他吃喝和打車一共590RMB。

如果不算往返大交通的話,聊城還是性價比非常高的,物價便宜,酒店100RMB多也能住上還不錯的,非常適合周末或小長假輕松出遊。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