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關區,隸屬於河北省秦皇島市,位於河北省東北部,是連接東北與華北的咽喉要道,素有“兩京鎖鑰無雙地,萬裏長城第一關”之稱。山海關區南襟渤海,北依燕山,交通便利,海陸空立體交通條件十分便捷,京哈高速公路、京哈鐵路均在此交彙,京哈高速公路出口距城區僅5公裏。是舉世聞名的旅遊勝地,名勝古跡薈萃、風光綺麗,是國家級曆史文化名城。境內曆史文化遺存眾多,山、海、關、城、樓、湖、洞、廟種類齊全。作為世界文化遺產地的山海關已獲國家級森林公園、國家級地質公園、中國長城文化之鄉、中國孟薑女文化之鄉、中國書法之鄉等稱號。
主要包括樂島海洋公園、老龍頭、天下第一關、孟薑女廟、王家大院、闖關東、鍾鼓樓、迎恩樓、望洋樓、長壽山、角山。
以下是幾個景區的主要遊玩攻略 :
山海關景區

“天下第一關”巨匾何人所寫?
天下第一關曆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明朝開國元勳徐達大將軍以其獨到的軍事家眼光在山海之間建關設衛,成就了其重要的軍事地位,這裏不僅是明初萬裏長城東部起點的第一座關隘,更以其科學的選址布局、獨特的軍事建制和特殊的地理位置,成為萬裏長城的眾關之首,因此被世人譽為“天下第一關”。

天下第一關處處都是寶。雄偉的天下第一關城樓是中國城防建築的奇跡,城樓之上最引人注目的“天下第一關”巨匾,更是書法界的瑰寶。匾額長5.9米,寬1.55米,其中“一”字一筆就有1.09米的長度,繁寫的“關”字一豎就長達1.45米,五個大字結構安排合理,布局章法得當,筆體蒼勁有力,與建築渾然一體。

仔細觀察便會發現,匾額上不留年月、不書姓名,它究竟為何人所寫呢?關於它的作者,眾說紛紜。但在山海關一直廣為流傳的,便是肖顯寫匾的傳奇故事。
老龍頭
老龍頭位於河北省秦皇島市山海關區老龍頭路,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因入海石城猶如龍首探入大海、弄濤舞浪,得名“老龍頭”。老龍頭處於山海關城南4公裏的渤海之濱,是明長城的東部入海處,向東接水上長城九門口。

老龍頭始建於明洪武十四年(1381),位於山海關城南5公裏的臨海高地上,自身形成半島伸入渤海之中,為明初長城東部起點、萬裏長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大將軍徐達修建的山海關前衛哨城。與城北的角山長城,城東的威遠城構成犄角之勢,拱衛著山海關城。景區占地面積1.5平方公裏,由寧海城、澄海樓、入海石城、南海口關、龍武營、海神廟、龍園等景觀組成。被評為“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
長城的修建曆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經過十多個朝代不斷完善,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宏偉的古代軍事防禦工程。
其中明長城總長6000多公裏,東部起點延伸到了大海裏,就算放到今天,在大海中修建工程,也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我國的現在各類跨海大橋耗資都在幾百上千億以上,建築難度非常之大。

老龍頭景區自身形成半島伸入渤海之中,是長城入海處,也就是長城的尾點。明萬曆年間,戚繼光在這裏修築了高3丈的入海石城,後來石城坍塌,但人們還可以看到浸泡在海水裏的巨大花崗岩基石。優越的地理形勢,加上精心建造的軍事防禦工程,構成了老龍頭這座名副其實的海陸軍事要塞。是明代長城的東部起點,萬裏長城從這裏入海。也是從這裏開始透迄西去,跨越崇山峻嶺、河川沙漠,直奔大西北。一登上老龍頭,面對波濤洶湧、雲水蒼茫的大海,可以飽覽這獨有的海上長城雄姿;縱目澄海樓,又能欣賞“長城萬裏跨龍頭,縱目憑欄更上樓,大風吹日雲奔合,巨浪排空雪怒浮”的壯麗景象。
王家大院
王家大院,又稱山海關民俗博物館,它座落於雄偉的“天下第一關”西側,位於山海關東三條胡同,被譽為萬裏長城起點的第一家。

王家大院始建於明末清初,總占地面積十餘畝,建築面積2000多平方米,共分三個套院,其建築布局非常嚴謹,風格典雅別致,是一個典型明清四合庭院。置身於王家大院,仿佛時光倒流幾百年, 回到了明清時期的民間生活。

這個大院主人是山西的鹽商
也曾富甲一方
相傳
吳三桂在鎮守山海關時
曾經與一代佳人陳圓圓在這裏小住過
鍾鼓樓
山海關的鍾鼓樓,是明大將軍徐達創建山海關關城時修建的,當時的位置在關城北大街一帶。萬曆十四年(1586)山海路參將穀成功移建於城中心,故又稱中心樓。明萬曆三十九年(1611)員外郎邵可立修葺時去掉上層,而後一直為單層建築。

山海關鍾鼓樓由鍾、鼓二樓及文昌殿組成,三體合一,獨具特色,這種建築形制,在國內是非常少見的。
鍾鼓樓位於東西南北四條大街交彙的關城中心,下為方台,高8.26米,四孔穿心,十字交叉,穿其內分別可通往東、西、南、北四條街。四孔券門石刻門額:東為迎旭、西為朝京、南為通海、北為觀巒。台上建文昌殿,面闊三間、進深一間,雙層,高13.3米,一層四面帶圍廊,二層四面圍平座,重簷歇山頂。殿內供奉文昌帝君,兩邊為明清舉人、進士題名錄。
望洋樓

望洋樓,山海關古城南大街南口的城樓,因1932年的榆關抗戰而出名,近年來得到複古修繕,山海關旅遊景點之一。
迎恩樓

迎恩樓始建於明初,與鎮東樓也就是天下第一關同時建造。因其遙向京都貴為門戶而冠名。由山海關向西300公裏就是明清兩代的都城——北京,由京城來自皇帝的恩澤和賞賜、朝廷發給的糧草和餉銀,自然都是來自西方。所以命名為迎恩門,上面的城樓也就隨之叫做“迎恩樓”了。
迎恩樓下為城台,高12米,台上為仿明代大式磚木結構的城樓,重簷歇山、黑活銅瓦頂,面闊五間(長28.86米)、進深兩間(寬16.86米),高19.47米。樓分雙層,一層四面圍廊,三踩鬥拱;二層四面平座、圍欄,五踩鬥拱。建築面積850平方米。
孟薑女

孟薑女廟景區座落於山海關以東6.5公裏的鳳凰山上,由貞女祠和孟薑女苑組成。貞女祠始建於宋代以前,明萬曆二十二年(1594)主事張棟重修,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廟前有108級台階直通山門,廟上紅色圍牆內有前後兩殿及鍾樓、振衣亭、望夫石等景觀。
天下第一關
☎️ 電話:0335-5258000
🕖 營業時間:8:00-17:00
📍 地址:秦皇島市山海關區東大街1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