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日本的高溫實來得漫長又凶猛。

眼看已近九月,小編依然沒有感受到絲絲涼意,實在有些難熬……

不過值得欣慰的是,過了這波“秋老虎”,馬上就將迎來一年一度的日本紅葉季!

雖官方預測尚未發布,但預計今年日本的紅葉最佳觀賞期將比往年推遲5~10天左右,關東和關西地區大約在11月下旬迎來峰值。

盡管紅葉來得稍晚,但現在開始規劃行程可一點也不遲。

作為除櫻花外日本唯二最爛漫的季節,每年隨著楓葉綻放,機票酒店價格都會水漲船高,越早規劃越能享受到更優惠的價格。

關於日本追楓,仙貝君已經去過太多地方,但如果要問哪裏是我的最愛?京都絕對是我一生的“白月光”。

這裏古寺飛簷與楓色相浸,朱紅、赭黃、黛青層層交錯,所有東西都浸染著曆史的韻味,足以滿足你對紅葉的一切想象。

還有夜幕降臨後的古寺山河,精心設計的光影勾勒出不同於白晝的夢幻境界,是鏡頭和照片都無法還的震撼。

都知道京都有名的賞楓景點多不勝數,那究竟要如何安排?

如果時間有限想一次性領略京都紅葉精華,又不願去清水寺、嵐山等人擠人的熱門景點,那么左京區絕對是一個理想的選擇。

賞楓介紹

如果給京都左京區下個定義,一句話就能概括:“最具京都氣質的地方。”

在京都市11個行政區中,其位於東北方,是京都面積第二大區域。

這裏自然風景絕絕,標志性景點比叡山被譽為日本佛教母山。區域內藏著貴船神社的紅燈籠、琉璃光院的倒影詩畫、比叡山的千年古刹……一條鐵軌將其蜿蜒連接。

以南禪寺、下鴨、岡崎為核心的區域,不僅擁有平安神宮、哲學之道、京瓷美術館與京都國立近代美術館,還林立著無數風格獨具的咖啡小店,文藝氣息濃鬱。

而在一乘寺周邊,京都大學、京都藝術大學等名校彙聚,使這裏成為京都首屈一指的“大學之城”。

左京區還是京都有錢人的聚集地,南禪寺周邊坐落著傳承數代的頂級宅邸,野村證券創始人野村德七、住友家族以及松下幸之助等都曾擇居於此。

所以相比於清水寺,二年阪三年阪,祇園的遊人如織,我覺得這份不被打擾的寂靜,才像是京最為本質的韻味。

賞楓路線規劃

來左京區賞楓,若不願只是匆匆一瞥、走馬觀花,其實值得拿出幾天,將自己沉浸於此。

可如果你只有兩天時間,也不必遺憾——這條路線,帶你走入京都最絢爛的紅葉夢境。

D1:蹴上鐵道 → 南禪寺水路閣 → 方丈庭園 → 哲學之道 → 銀閣寺→ 永觀堂夜楓

D2:叡山電車-琉璃光院-楓葉隧道-貴船神社

日本楓葉季,一定一定要提早規劃!

賞楓景點

叡山電車

叡山電鐵通稱「叡電」,是一條穿梭於京都洛北地區的鐵道,也是左京區最具代表性的風景線。

列車從京都禦所與下鴨神社附近的出町柳站出發,一路向北延伸,行駛至寶池站後分為東西兩線:東線通往八瀨比叡山口,西線則駛向貴船口與鞍馬。

乘坐鐵道穿行山間,夏季時窗外被茂密的綠樹包圍,陽光透過葉片間隙灑落車廂,形成斑駁跳躍的光影,那種被綠意包圍的感覺,簡直治愈到不行!

而叡電最負盛名的景致,莫過於紅葉季的“楓葉隧道”。

在叡山電車的“市原站”到“二之瀨站”之間,兩排紅楓層層疊疊,將沿線裝點得分外鮮豔。

每當秋季來臨,這裏便成為攝影愛好者和遊客心馳神往的絕佳目的地。

夜晚的體驗更加驚豔!當電車緩緩駛入楓葉隧道,師傅會特意減速慢行,車廂燈光悄然調暗——一瞬間,猶如被施了魔法,窗外頓時化作流光溢彩的夢幻世界。

站在車尾的位置,車窗外的鐵道變成一條發光的長河,美得讓人屏息凝神。

貴船神社

每個來到貴船神社的朋友,都逃不過對這裏的喜愛。

其位於鴨川源頭,已有千年曆史,是全日本450處貴船神社的總本社,地位超然。

這裏一年四季都擁有絢麗景致,尤其是秋日裏,從叡山電車“貴船口”直至貴船神社,滿山遍野的楓紅斑斕絢麗,已經美到窒息。

可當你穿過鳥居,來到獻燈參道時,才會驚覺於這裏的風景,簡直犯規。

青石板鋪成的台階從鳥居延伸到神社的本宮。拾級而上,參道兩側立著獻燈,像是通往神域的指引,不知不覺就沉浸在這幽靜氛圍之中。

冉冉秋光留不住滿階紅葉暮,傍晚點亮的燈籠映照著斑斕,恍若行在平安朝的繪卷中。

貴船神社並不大,但隨手一拍都很出片。古寺飛簷挑出滿山秋色,一切都是靜謐而美好。

絕對不能錯過的"水占卜"體驗!

在此可以請一張簽紙,將簽文紙浸到“神水”中,求得的簽文內容便會慢慢浮現出來(有中文)雖不知是否靈驗,但儀式感的確滿滿。

瑠璃光院

在日本,瑠璃光院賞紅葉的名氣絕對不亞於清水寺。

它隱藏在賞櫻聖地八瀨大原,平時不開放參觀,只有新綠時節或是紅葉正盛時才會開放15天左右,讓人一窺珍藏的美景。

瑠璃光院在大正末期至昭和初期曾作為別墅使用,安靜獨美了近百年後,因一張桌面反射窗外楓葉倒影的照片而爆火網絡。

很多人排隊2~3個小時,只為一睹眼前的絕景。

其主建築其實只有一座兩層的小樓,二樓兩張光亮如水的明光漆矮桌,窗外的燦爛紅葉倒映進窗內的桌面上,形成山、桌一體的夢幻美景。

一方空間,被色彩填滿,像是誤入了神之境界,禪意深深。

瑠璃光院還設置了賞楓的座位。在這裏拍剪影也很漂亮。

漸變的楓葉層層疊疊,絲毫沒有燃燒秋冬的蕭肅感。在屋廊下,擇一蒲墊坐下,靜靜抄襲一份經書,吸著清洌的空氣,讓心靈在自然的輕撫下,重歸澄澈與安寧。

永觀堂(禪林寺)

位於左京區的禪林寺(ぜんりんじ),自平安時代起,便是被和歌傳頌的紅葉名所,享有“紅葉永觀堂”與“楓葉之後”的美譽。

院內栽種約三千棵楓樹,入秋之後,楓葉漸染朱紅,絢爛如焰。其間點綴橙、黃、綠等各色樹木,構成一幅層次豐富、視覺震撼的色彩畫卷。

抬頭的望去,莊嚴的殿宇依山勢錯落分布,風格獨特的建築與豔麗的紅葉交相輝映,更襯得這古意盎然。

中央放生池四周回廊環繞,楓影倒映湖中,與天空、拱橋共構出夢幻般的水中世界,行人走走停停,不經意間便入了畫。

想要將這古刹秋色盡收眼底,寺內最高點的多寶塔不要錯過。

從這裏俯瞰,庭院內的楓樹一樹挨著一樹,一片連著一片……...原來,秋天的顏色可以這么飽滿。

每逢賞楓季節,禪林寺還會舉辦夜間點燈活動,。暮色中,廣闊的庭園內燈火徐徐點亮,似火的紅楓將燈光也“染成”了美麗的橘紅色,漫步其中,有一種超然世外的美感。

銀閣寺

說到左京區的代表性景點,一定不能忘了「銀閣寺」。

這座典雅的禪寺是由室町幕府將軍足利義政創建於1482年,正式名稱為「慈照寺」。

很多人認識「銀閣寺」可能是因為其與「金閣寺」齊名,但卻不知這裏的秋色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絕美又小眾。

銀閣寺的楓葉被譽為「謙遜有禮(慎み深い)」,乍聽一頭霧水,但只有你去了,才知其深意。

從寺廟的名稱上看,會有人認為銀閣寺就像金閣寺一樣,屋頂上面覆蓋有銀箔。

其實並非如此,深受東山文化影響的銀閣寺,雖然不突顯華麗,但卻莊嚴肅穆,帶給人一種充滿禪意的侘寂之美。

深秋時節,木原色的銀閣(觀音殿)在赤紅楓葉中若隱如現,似乎簡單幾筆,就可將這質樸勾勒。

殿前的銀沙灘與月見台,可以清楚的看到白川砂積累而出的日式庭園造景,又像是故意的留白,將後山的紅葉絢爛與觀音殿的莊嚴相隔。

這強烈的對比,加上午後光影的層次,感受韻味無窮。

南禪寺

即使是在寺廟眾多的京都,南禪寺也是其中翹楚。

作為日本禪宗最高級別的寺院,它最初是皇室的離宮,而後因其枯山水庭園而聲名遠揚。

穿過中門步入南禪寺,頃刻便被眼前巍峨的古建築所吸引。

立於門下仰望,象征著“空、無相、無作”的三門,在紅葉掩映間更顯古樸莊重;俯首之間,滿地落葉如鋪就的金色地毯,每一步踏出,皆是秋天的回音。

南禪寺院內最負盛名的景點——“水路閣”,宛如一座宏偉的古羅馬式紅磚拱廊,吸引無數年輕人前來打卡。

冰冷的磚體依然碩大,紅磚表面早已被歲月滲入塵灰,褪去了刺目的張揚,完美融入了周遭的自然氛圍。

許多人來到南禪寺,只在水路閣拍照、登三門望遠,卻錯過了真正的精華——方丈庭園,實在可惜。

方丈庭園以枯山水“虎之子渡庭”聞名,相傳由江戶時代造園大師小堀遠州設計,是紅葉與禪意交融的極致之作。

每逢秋季,庭園周邊楓葉灼灼,與白砂、青苔相映成趣,展現出日本庭園至為深邃的靜謐之美。

南禪寺還藏有一處避世淨土——天授庵。

一方小小的院子,雖不及正院恢弘,卻自成天地。建築不開放入內,但緣廊可供遊客靜坐,欣賞院中紅葉。

從大門望向幽暗的室內,室外的紅葉愈發顯得嬌豔朦朧,像一場正在醞釀的、幽遠而古老的夢,讓人思緒蹁躚。

哲學之道

從銀閣寺出發,一路向南漫步至永觀堂,再朝南禪寺方向而行——這條沿著琵琶湖疏水延伸約1.5公裏的小徑,就是京都極負盛名的“哲學之路”。

你或許早已領略過它春天櫻花紛飛時的浪漫,但卻不知它的秋日楓景,同樣令人沉醉。

這條小道的起源可追溯至明治時期。當時為了將琵琶湖水引入京都,用於灌溉與水運,修建了這條引水渠。日久天長,水渠邊逐漸被工作人員踏出一條不規則的小徑,後經修整,成為供人通行的步道。

楓季過後,道路兩旁紅黃交織的落葉,如一層厚厚的地毯,鋪滿了整條小徑。

陽光穿過尚未落盡的枝葉,灑下斑駁的光影,仿佛秋天特意在這裏駐足,為你獨自保留了一片溫柔的回憶。

遊客穿行於紅葉之間,如同漫步畫中,詩意盎然。午後的陽光也為整幅景色蒙上了一層橘黃色的濾鏡。

此刻,身著和服緩緩前行,步履之間,仿佛自己也漸漸融為一幅古畫中的風景,再沒有什么比這更契合秋日的儀式了。

都說有生之年一定要在日本看一次紅葉…

提前計劃,這個秋天帶紅葉滿山時,和仙貝去日本賞楓,來一場治愈人心的追楓之旅吧~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