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別稱春城,雲南省省會,地處雲貴高原中部,為山原地貌,由於地處低緯高原而四季如春。

昆明是曆史文化名城,早在三萬年前就有人類在滇池周圍生息繁衍。楚頃襄王十九年(前278年)滇國建立,定都於此,唐永泰元年(765年)南詔國築拓東城,為昆明建城之始,明末時期,南明永曆政權在昆明建都。

PART 1. 城市印象

春城

無論在哪裏問到氣候最舒適的城市,昆明都是名列前茅。昆明屬北亞熱帶低緯高原山地季風氣候,三面環山,南瀕滇池,沿湖風光綺麗,四季如春。

昆明年均氣溫17℃,夏季不會超過30℃,冬天不會低於0℃,年均絕對濕度70%,年均相對濕度°30%,全年無霜,年均睛天數240以上。

2023年昆明空氣質量優246天,空氣質量優良率97.53%,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整個地球上都很難找到幾塊如此舒適的地方。

昆明為什么會成為春城?

主要有兩個原因:

一個是先天的地理自然條件,昆明地處雲貴高原的中部地段,屬於高原中的低緯度高原,導致昆明三面環山,南面對著滇池,再加上海拔較高(平均海拔1890m),同時緯度較低,降水豐富,因此昆明一年四季都處於一種空氣濕潤的狀態,天氣就變得舒爽宜人,常年像二三月,花開不斷。

其次是名人背書,明朝三大才子之首的楊慎在路過昆明時,他用14個字就生動概括了昆明的氣候:“天氣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斷四時春”,由此春城開始成為昆明享譽中外的名片之一。

延伸閱讀:【昆明自由行】昆明最全旅遊攻略,必去的景點、美食、行程規劃

PART 2. 必去景點

雲南省博物館

收藏璀璨古滇文明瑰寶

雲南省博物館,位於官渡區,成立於1951年,是雲南省最大的綜合性博物館,占地面積150畝,建築面積6萬平米。

雲南省博物館收藏大量青銅器、古錢幣,以及陶瓷器、古書畫、碑貼、郵票及各類工藝品等,總量23萬件(套),其中一級文物509件(套)。

青銅器是雲南文物中最為重要的部分之一,它不僅在雲南曆史上,而且在世界青銅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雲南省博物館新館的主體建築設計理念來源於雲南著名的“石林”,外形呈正方體,平面呈“回”字形,這是一棟取意自雲南彝族“一顆印”式的傳統民居建築,呈現出石林風化後的峻峭嶙峋,也彰顯著紅土高原的獨特美感。

博物館建築形體采用純粹的正方幾何體,外牆交錯折疊、虛實相間,隱現著石林風化的特征;中庭空間高大,建築空間組織層層相扣,展廳、回廊、中庭緊密相連。

雲南省博物館擁有六大基本陳列:

《遠古雲南——史前時期的雲南》

《文明之光——青銅時代的雲南》

《南中稱雄——東漢至魏晉時期的雲南》

《妙香佛國——唐宋時期的雲南》

《開疆戍邊——元明清時期的雲南》

《風雲百年——近現代時期的雲南》

講述從古至今雲南大地的悠久曆史,位於一樓的4個臨時展廳常年展出不同的精彩展覽。

預約方式:

“雲南省博物館”官方微信公眾號的“數字雲博”小程序可實名免費預約,14周歲以下(由成人陪同入內)及60周歲以上人群(持身份證入館)無需預約。

開放時間:周二至周日9:00-17:00,周一例行閉館,節假日以相應公告為准。

講解+預約預訂:Trip

滇池

高原明珠

滇池,位於昆明市西南,亦稱昆明湖、昆明池、滇南澤、滇海,是地震斷層陷落型湖泊。因其水勢倒流,故稱為滇,其外形似一彎新月。

湖面海拔1886米,包括盤龍江在內的20餘條大大小小的河流將河水注入滇池,造就了雲南省最大的淡水湖(我國第六大淡水湖)——湖泊面積達330平方千米,平均水深5米,最深11米。

滇池東起呈貢區旁,西至西山之麓,北臨大觀公園,南入晉寧縣內,全部位於昆明境內,風光秀麗,周邊有多個濕地公園,還有大觀公園、海埂大壩、雲南度假村等多個風景區。

滇池的海鷗主要為紅嘴鷗,昆明的紅嘴鷗除了大多來自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之外,還有部分來自蒙古的烏布蘇湖和吉爾吉斯湖、俄羅斯的貝加爾湖以及新疆的博斯騰湖。

每年10月份開始,北半球越來越冷,本就處於亞洲北端、寒潮多發的西伯利亞地區入冬後天氣會變得異常寒冷,最低溫度甚至可以達到零下70℃,於是它們和許多其他鳥類一樣,選擇在冬季向南遷徙過冬,等春天到了再飛回去。

如果只是遊覽滇池,有半天就可以了,如果不著急,可以在這裏住上一兩天,好好體驗滇池的美。

每年10月到次年3月,都是昆明和滇池海鷗聚集的時期,滇池海埂大壩、大觀公園等都是觀賞海鷗的好地方。

海埂大壩就在滇池旁邊,是一個臨水觀景大壩,長2.8千米,大壩對面正對著的是西山風景區,湖光山色和成群的海鷗自成一派美景。

大觀公園是位於滇池湖畔,瀕臨滇池草海北濱,亦是觀賞海鷗的好地方。公園始建於明朝洪武元年,花木繁茂,亭台樓閣依水而建,假山、小橋、流水營造出雅致舒適的氛圍。

園內建於清康熙年間的大觀樓是與滕王閣、嶽陽樓、黃鶴樓齊名的中國四大名樓之一,完整保存著清代以來不少曆史文化名人撰寫的楹聯、匾額、題記、碑刻,極具文化價值。清朝布衣寒士孫髯翁登大觀樓有感而發所作的《大觀樓長聯》,以宏大的氣勢、深遠的意境被譽為“天下第一長聯”。

預約方式:

“大觀樓”官方微信公眾號可實名免費預約。

開放時間:7:00-19:00。

門票+遊船預訂:Trip

石林

世界地質公園

石林風景區,位於昆明的石林彝族自治縣境內,距離昆明市區78公裏,范圍達350平方公裏。

約3億年前,昆明市石林風景區是一片汪洋澤國,經過漫長的地質演變,形成珍貴的地質遺跡,涵蓋了地球上眾多的喀斯特地貌類型。

早在明萬曆四十二年(1614年), 路南知州汪良就將石林芝雲洞辟為覽勝景點並立了芝雲洞碑。

這鬼斧神工的造型是不是瞬間就喚醒了兒時記憶,西遊記中的“困囚五行山”、“奪寶蓮花洞”(我喊你一聲你敢答應嗎?)就是在石林取景拍攝的。

從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意象,石林的風景的全憑想像,每個人看到的都不一樣,不失為一種特別的樂趣。

石林風景區劃分為大石林、小石林、步哨山、李子園箐、萬年靈芝五個區。

大石林,由密集的青灰色石峰組成,石峰直立突兀,陡峭險峻,高大剛硬,線條順暢,最高大的獨立岩柱高度超過40米。有“蓮花峰”、“劍峰池”、“象距石台”、“鳳凰梳翅”等典型景點。

小石林,疏朗秀美的石峰中靜靜佇立著美麗嫵媚的阿詩瑪,野性的石林在這裏變化出園林之神,鋒利的岩石與濃密的綠色相依。

步哨山,石林景區海拔最高處,區內多柱狀石林。有“步哨五石門”、“步哨松濤”等獨特景觀。景點中有海洋生物化石,記錄著2.7億年前石林地區生機勃發的海底世界。

李子園箐,方圓數十裏的荒山野丘上,布滿了奇柱異石,聚散起伏,古拙蒼莽。叢林石壁上有彝族先民留下的古崖畫,奔放粗獷的人獸星月圖像,閃現出原始的神秘之光。

萬年靈芝,高大的灰色蘑菇狀和塔狀石峰連片分布,蔚為壯觀。緊鄰李子園箐的比目潭旁,石山頂上有一座高約15米的石峰,上大下小,猶如一朵巨大的靈芝,因而得名。

石林景區面積非常大,怪石之間就像個迷宮,容易迷路。通常會選擇而其中的大小石林景區,全程1.5-2個小時。

可提前關注“石林風景名勝區”官方微信公眾號,有詳細的地圖導覽和景點介紹,以及線路推薦。

預約方式:

“石林風景名勝區”官方微信公眾號,同程旅行等平台可預約購票,成人票價130元,6歲以下、70歲以上免票。

開放時間:7:30-17:30

門票預訂:Trip

轎子雪山

滇中第一高峰

轎子雪山,位於東川區與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交界處,距昆明市147公裏。在四季景色如春的昆明,是唯一可以觀賞到雪域景色的地方,以高山湖泊、冰雪世界、杜鵑花海、雲海、日出、佛光著稱。

轎子山由轎子山、棋王山、東英山、觀音山等山峰組成,景區面積253平方公裏,主峰海拔4223.4米,是滇中第一山,因其山形如一乘放置在萬山叢中的花轎而得名。

早在1200年前,南詔王閣邏鳳仿效唐朝皇帝冊封五嶽之舉,封轎子雪山為群嶽之首。

轎子山地處小江斷裂帶和普渡河大斷裂帶之間,特殊的地質構造和地史變遷,複雜的地形地貌與高海拔組合,以及滇中典型的山嶽形冰川地貌景觀,使轎子雪山形成瞬息萬變的氣象特征。

轎子雪山適合喜歡徒步的遊客,有兩個最美的季節,一個是12月開始到來年4月之前,都是積雪的時節,可以看雪景;一個是5月開始的杜鵑花季,大約持續2個月的時間。

西坡是轎子山旅遊開發較為成熟的區域,也是適應大部分遊客攀登和體驗的高海拔山地景區。

這裏集中了轎子山大多數類型的地形地貌、動植物種類和氣候環境。溪流、瀑布、高山草甸、杜鵑花海、山峰壁等美景近在咫尺,清透的空氣沁人心脾。

預約方式:

“昆明轎子山旅遊區 購票服務號”官方公眾號可預約購票,大套票價格299元。

門票預訂:Trip

九鄉溶洞

溶洞博物館

九鄉溶洞,位於宜良縣城西北九鄉彝族、回族鄉境內,距昆明60多公裏,景區面積200多平方公裏。

都說“不來九鄉,枉來雲南”,九鄉現已發現的溶洞有90多個,洞中神田、石釧乳、石筍、石柱、石壩、穴珠卷曲石、鈣板以及水流沖刷形成的峽穀、旋穴、角石,有的宛若遊龍擺動於洞穹之上,有的在光線照射下折射山璀璨的色彩。

九鄉周圍分布有大面積的碳酸鹽岩地層,這些地層的形成時期大約是在6億午前的震旦紀。新生代(距今6520萬年)以來,在地殼間歇式的抬升運動中,九鄉地貌演化大成了多層喀斯特洞穴的演化過程,造就了它巨大、奇特的溶洞系統。

九鄉洞穴群還出土了大量的人牙化石、舊石器、古動物化石(東方劍齒象、中國犀、大熊貓等)等,以及阿路龍河發現的古代崖刻,都具有特殊的考古價值。

九鄉溶洞主要的景點有:

驚魂峽,全國最大的一個洞內峽谷,峽谷最大的落差有上百米,而最窄處只有三四米,是溶洞的入口。

蔭翠峽,因兩岸植被繁盛蔭蔽河道而得名“蔭翠”,還有一個俗稱叫“情人谷”,據說,情人穀是過去九鄉彝族男女青年對唱情歌的地方。屆時,男的在左岸,女的在右岸,對歌對到一起的,就從橫在峽穀的樹上跨過峽谷走到一起。

雄獅廳,世界上最大的地下廣場大廳,整個大廳是由一塊巨大的岩石構成,沒有任何一根支柱。廳內南端半敞開洞口處的鍾乳石酷似一頭雄獅,故名雄獅廳。雄獅廳非常大,可以容納上萬人。成龍主演的《神話》就在此拍攝。

雌雄雙瀑,兩條白色的瀑布從30多米高的懸崖上墜下,這兩條一高一矮、一胖一瘦的地下瀑布,雌雄難辨,因此而得名“雌雄雙瀑”。雌雄瀑布高30米,潭深10餘米,水量大而迅猛,瀑布聲驚天動地,甚是震撼。

神田,由於地下水流沿洞壁斜坡片狀向下流動遇到阻擋,使水中二氧化碳氣體逸出,碳酸鈣堆積形成的層層梯田狀的鍾乳凝石,仿佛自然形成的梯田,因此被稱作神田。

預約方式:

平台可預約購票,成人票58元。

開放時間:8:00-18:00。

東川紅土地

世界上除巴西外最有氣勢的紅土地

東川紅土地,位於昆明市東川區,距離昆明市區約250公裏,主要景點在海拔1800至2600之間。雲南地處溫暖濕潤的環境,土壤裏的鐵質經過氧化慢慢沉積下來,逐漸形成了炫目的色彩,被稱為“上帝的神奇調色板”。

這裏方圓近百裏的區域是雲南紅土高原上最集中、最典型、最具特色的紅土地。襯以藍天、白雲和變幻莫測的光線,構成了紅土地壯觀的景色。

紅土地以新田鄉花石頭村為中心,方圓幾十公裏的范圍,隨處都是大片大片的紅土地,姿態各異,色彩斑斕。

紅土地最適合攝影的季節是5-6月和9-12月,不同的季節可以看到不同的景色,夏季土豆花開,小麥成熟,秋天一部分紅土地翻耕待種,另一部分紅土地已種上綠綠的青稞或小麥,雲南特有的白色油菜花也已盛開,色彩豐富。

東川紅土地最美的景觀主要有打馬坎、七彩坡、錦繡園、樂譜凹、落霞溝等。

據當地人說,雨後第三天是紅土地最美的時候,被雨水澆透的土地在陽光下色澤更為豐潤。大雨之後雲開霧散,豔陽高照,天空越發藍得動人,雲彩變換著不同的姿勢,投在田間的光影不時幻化,每一秒鍾都是一個全新的畫面。

打馬坎適合在早晨日出前後在公路的高坡上俯瞰打馬坎村,看紅土圍繞村子裏的炊煙和雲海。

七彩坡和錦繡園則應從不同的角度欣賞大地的色塊,以早晨和黃昏時候為佳。

樂譜凹一帶有錯落有致的小村莊點綴,是黃昏欣賞紅土地田園風光的好地方。

最為壯觀而神秘的一塊紅土地則是落霞溝,一塊恍如一個巨大的八卦崩塌在兩座大山中間、如夢幻般的紅土地展現在大家面前,自然鬼斧神工般的傑作深深地震撼著前來拍攝的人們。 運氣好時,還可以看到彩虹與紅土地連為一體。

紅土地上生長著一顆沙松樹,為松科冷杉屬,據說已有上千年樹齡,曾枯死三年又吐新芽,被當地村民稱其為“老龍樹”,保佑著這一方鄉民。這也是電影《無問西東》中的老龍樹取景的地方。

紅土地景區全天開放,無需預約,豐富的色彩與起伏的地勢塑造出層次豐富、震撼人心的畫面。若在拍攝時能夠遇上陰雲密布、雨後初晴等非正常天氣,拍攝的片子將會更具有視覺震撼力,是攝影愛好者的聖地。

遊覽路線供參考

官渡古鎮

古滇文化的發祥地之一

官渡古鎮,位於昆明主城東南,地處滇池北岸、寶象河下遊,是曆史上環滇池地區商貿重鎮。官渡古鎮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曆史,這裏是譽滿滇中的古渡口及佛教聖地。

官渡古鎮曆史悠久,南詔大理國時期,已是滇池東北岸一大集鎮和交通要沖。

官渡原名“窩洞”,宋以前設渡口,原是滇池岸邊一個螺絲殼堆積如山的漁村,漁舟及過往的官船都在此停靠,又改坐轎或騎馬過狀元樓入昆明城,因此得名“官渡”。

官渡古鎮文化古跡眾多, 人文景觀豐富,不到1.5平方公裏的范圍內,就有唐、宋、元、明、清時期的“五山”“六寺”“七閣”“八廟”等多處景觀以及上百間保存完好的“一顆印式”民居,古時有“小雲南”之稱。

古鎮中主要的景點有:

官渡古鎮牌坊:古鎮的地標性建築,這座高大的牌坊上的兩副對聯概括了官渡的人文曆史。

正面對聯為:“萬劫滄桑存古渡,千秋日月照螺峰”,“古渡”和“螺峰”述說著千年古鎮的曆史。

背面對聯為:“碧野螺洲紛呈人物萬千眾,金剛古渡領略風雲五百年”。寫出了古渡漁燈、螺峰疊翠、金剛夜語的盛景,名人輩出的興盛,曆史文化的悠遠。

妙湛寺:作為官渡古鎮的“六寺之首”,這座寺廟始建於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1295年落成,曆經水災和地震的洗禮,但始終屹立不倒。寺內的東、西兩座13層密簷實心的方形磚塔,是曆史的見證,也是佛教文化的象征。

金剛寶座塔:這座塔位於妙湛寺前,塔身雕刻精美,充滿佛教文化氣息。每當陽光照射在塔上,金光閃閃的裝飾更是讓人眼前一亮。這座塔不僅是官渡古鎮的標志,更是中國佛教文化藝術的瑰寶。

文明閣建築群:位於官渡螺峰村北面的文明閣建築群,包括孔子樓、欞星門、賜書堂、關聖殿等建築,這裏充滿了曆史和文化氣息,是感受古代文化的好去處。

官渡古鎮無需預約,全天免費開放。除了這些古跡,還有滇派面塑、滇派內畫藝術、滇池船藝、烏銅走銀傳習館、餌塊傳習館等非遺手工藝體驗,以及官渡小鍋米線、官渡粑粑、爆炒螺獅等各種地道的昆明小吃。

▲ 網友推薦的遊覽路線

雲南民族村

25個民族彙聚大村莊

雲南民族村,位於昆明西南郊的滇池之畔,占地面積89公頃。

這裏最特別的地方,就是按照1:1的比例建造、還原了雲南25個世居少數民族村寨,讓少數民族建築藝術、歌舞服飾、文化風情和生活習俗等彙成一景、綻放一村。

這裏的世居少數民族有:

阿昌族:主要分布在德宏州的隴川、梁河、潞西等縣。阿昌族寨以一幢合院系建築為主體,與寨門、手工作坊等建築互為呼應,青瓦磚牆,石礎抬柱。

景頗族:主要聚居在德宏州。景頗族寨有寬敞大方的各式民居建築和精美華麗的“山官房”。建築形式集中表現了景頗族幹欄式、倒T型等結構特征和布局形制。目瑙縱歌節是景頗族最隆重的傳統節日,每逢節期人們圍繞目瑙示棟,群體起舞,有“萬人之舞”的美譽。

德昂族:主要分布在德宏州和保山市的芒市、梁河、瑞麗、隴川、隆陽等縣市區。民間多信奉南傳佛教,民俗活動與佛事活動關聯緊密。潑水節(又稱澆花節)、開門節、關門節是民族民間的重大節日。

藏族:主要聚居在迪慶州,少量散居於麗江、貢山、永勝、寧蒗等縣。藏族民間多信奉藏傳佛教,白色被藏族視為純潔神聖的象征。豪放的藏族“熱巴”、“鍋莊”、“弦子”等歌舞,充滿了高原生機和活力。

哈尼族:主要居住在紅河、元江、瀾滄江流域的無量山區和哀牢山區,是我國西南邊疆曆史悠久的農耕民族之一。哈尼族民間多信奉萬物布靈、多神在側的原始宗教。哈尼族寨展現了最具有代表性的蘑菇房和僾尼母子房、日月廣場、魚生萬物大型浮雕等。

傣族:主要分布在德宏州、西雙版納州及瀾滄江流域的河穀壩子區域。一幢幢幹欄式傣家竹樓,肅穆的緬寺、精巧玲瓏的風雨橋,充滿濃鬱傣家風情。一年一度的“潑水節”期間,這裏都有活潑歡快的“象腳鼓舞”,婀娜多姿的“嘎光舞”等。

除此之外,還有僳僳族、怒族、普米族、獨龍族、佤族、布朗族、水族、布依族、苗族、基諾族、拉祜族、蒙古族、瑤族、回族、滿族、彝族、白族、壯族、納西族、摩梭人等。

預約方式:

“雲南民族村”官方公眾號平台、大眾等平台可預約購票,成人票價90元起,夜間優惠門票50元。

開放時間:9:00-18:00

官方微信公眾號有夜間遊玩的節目介紹,不同時期有相應的表演節目,可提前關注了解。

昆明老街

昆明城中最後遺留的曆史街區

昆明老街,由景星街、光華街、甬道街、文廟直街等10條古老街道構成,每一條街都獨具特色。是昆明市面積最大、保存清代和民國時期特色民居建築、商鋪建築最多的片區。

這裏可以吃到口味正宗的小鍋米線,可以淘到光怪陸離的雲南古玩,可以找到曆經百年的藥鋪,昆明老街用它斑駁古樸的胸襟包容著昆明的古今。

昆明老街的曆史可追溯到大理國時代,經曆了元、明、清、民國、新中國建立。

現今尚存的昆明老街的格局,就是從清代康熙年間雲貴總督在此建署而逐步開始形成的,昆明老街的建築,主要反映了民國時期的曆史風貌。一批近代建築和私人豪宅的新建,為昆明老街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在老街片區阡陌交錯的街巷中,以光華街、景星街、文廟直街、錢王街、文明街等最為繁華。建築式樣,成了街巷的第一大看點。

錢王街上,福春恒商號土木結構、中西合璧的建築風格讓人眼前一亮;傅氏宅院裏,三層飛簷小樓巍然矗立,卻又帶著絲靈動。

馬家大院中,將“一顆印”和“四合五天井”完美融合的白族經典民居,將人拉入另一種歲月的洪流……

百年老店福林堂,是雲南曆史最悠久的藥店,一座滿是劍川木雕的八面風轉角樓,訴說老店懸壺濟世的百年風采。

甬道街中,小小的一間宅院,曾是聶耳的父親所開的小醫館成春堂,聶耳便誕生於此,這條街的清風流雲,終造就了一代音樂家聶耳。

勝利堂前矗立的兩棟弧形建築,因為其自然的弧形讓整個建築群看起來像個酒杯,所以被稱作酒杯樓。作為老昆明的標志性建築,這兩只“酒杯”靜靜守護勝利堂已60餘載。

PART 3. 必吃美食

八大菜系裏沒有雲南,但不代表雲南沒有美食。春城昆明曆史悠久,氣候溫和濕潤 ,生產野生菌、山野菜等,物產豐富,這裏的美食很有特點,它不比四川、江西、湖南這些地方重鹹辣,而是重本味,清淡純和。最有特點的,當屬汽鍋雞和過橋米線。

當地美食

過橋米線

過橋米線,是雲南省滇南地區的一種特有的小吃,屬滇菜系,該菜品起源於蒙自地區,是由湯料、佐料、生的豬裏脊肉片、雞脯肉片、烏魚片及五成熟的豬腰片、肚頭片、水發魷魚片制作而成。講究的是三燙,碗燙、湯燙、米線燙。

推薦:

雲線樓傳統過橋米線•茶館:這裏可以吃過橋米線、聽花燈、喝著大葉滇紅。

蒙自榴緣居菊花過橋米線:現熬的大骨湯,湯鮮味美,中份15元自選4種帽子。

南蠻裏:定制陶碗先在烤箱中烘烤至200℃,再倒入沸騰的湯底,配以當季新鮮菜肉等輔料。

宜良烤鴨

宜良烤鴨起源於明朝,已有600多年的曆史。

宜良烤鴨選用當地特有的小麻鴨,制作考究,成品有著肥瘦相宜,皮酥脆,內香嫩,光亮油潤,色澤紅豔,清香離骨,地方風味顯著。

推薦:

宜良狗街老楊烤鴨店:40年老店,肥瘦相宜,皮酥脆,內香嫩,光亮油潤,色澤紅豔,清香離骨。

野生菌火鍋

野生菌火鍋是雲南特有的美味,被評為“中國菜”之雲南十大經典名菜。食材生態、味道鮮美,是無數食客的最愛,最佳食用時間是7-9月。

推薦:

菌海森林:菌子鍋湯底和菌子都很好,除了菌子鍋還有炒菌子、涼拌菌子、菌子炒飯……

老字號

一顆印

景星花鳥市場的珠寶大樓一側有家餐館名為“一顆印”,老宅的建築形式,兩層木質閣樓,建築距今有163年曆史,一家昆明人從小吃到大的店。

他們家的招牌是汽鍋雞,是滇菜裏面的主打菜,不用一滴水的雞湯特別鮮美。

石屏會館

坐落於翠湖畔的石屏會館和一顆印一樣建於清朝的建築,整個院子古香古色,仿若鬧市中的桃花源,自帶曆史的韻味,它家的滇菜味道十分美味。

涼拌米線、古法老臘肉、會館私房煎魚、豬皮都是去了他們家必點的美食。

PART 4. 行程安排

出行時間預計4-5天

D1-2 昆明市區

D1:雲南省博 海埂大壩 雲南民族村

D2:官渡古鎮

D3 石林

D4 九鄉

D5 東川

“天氣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斷四時春。”

昆明,雲貴高原上的璀璨明珠,像春天般溫暖的城市。這裏五百裏滇池浩浩湯湯,五萬畝濕地草長鶯飛,這裏群山起伏,濃豔的高原演奏出多彩的交響,這裏花開四季,26個民族共舞。曆經千年滄桑,春城韻味悠長,春天在這裏向我們敞開懷抱。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