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中國的寺廟數量眾多,可懸於空中的寺廟卻不多見,在山西北部的恒山就有一座懸空寺,當下這座懸於空中、附於絕壁的寺廟正吸引著天南海北的遊客,懷著好奇心的遊客絡繹不絕地前來探個究竟。

延伸閱讀:【山西景點】山西必去十大景點排行榜,這才是山西最值得去的10個景點!

懸空寺位於山西省大同市渾源縣恒山金龍峽翠屏峰西側的一處陡峭山崖上,遠遠看去,三層樓閣的寺廟依山勢自南向北漸次抬高,殿閣高低錯落有致,相互間有棧道飛架相連,猶如一座寺廟的微型景觀淩空架起,讓人歎為觀止。

遊恒山懸空寺行前須知

一、開閉園時間

懸空寺7:00—18:00、恒山7:00—17:00、恒山索道7:00—18:00。

二、門票及登臨票購買

1.售票時間:懸空寺登臨票線上7:20至21:00可預訂7日內票,線下上午6:30、中午12:00開售當日票。遊客中心售票時間為恒山6:30—16:30;懸空寺入園6:30—17:30。

2.線上請通過“北嶽雲遊”小程序購票;線下售票窗口位於恒山遊客中心;懸空寺設置2個補票點,柳河方向遊客、團隊遊客分別在擺渡車落客點西側、入園檢票口西側購票。

三、擺渡車乘坐

1.運營時間:恒山方向6:30--16:30;懸空寺方向:6:30--17:30。

2.票價20元,當日可在遊客中心(柳河)—懸空寺—嶽門灣—恒宗之間往返乘坐。1.2米以下免票。3.遊客中心提供紙質票根,柳河提供手環,請妥善保管。

門票價格

全價票:門票15元/人次 登臨費100元/人次,半價票:門票 8元/人次 登臨費50元/人次

1、景區售票時間:07:30-17:00。2、景區線上預約時間:7天之內。

具體的門票優惠政策來源於恒山景區,如有錯誤,請提前致電景區咨詢。

懸空寺登臨票購票須知

一、懸空寺為純木質結構、“國寶級”文物,為加強文物保護,依據《懸空寺保護規劃》及相關規定,每日登臨票控制在3260張以內,今後將逐年減量供給。

二、線上售1600張,含免費票200張(60周歲以上)、特殊票50張(現役軍人、殘疾人、退役軍人、公安)、大學生票50張。線下售1660張(上、下午各售830張),含免費票300張(上、下午各150張)。

三、線上每日7:20至21:00可預定7日內登臨票。線下僅售當日票,上午時段旺季7:30、淡季8:00。

訂票渠道:Trip

四、線下售票窗口位於恒山遊客中心。

五、登臨需同時購買入園票、登臨票,其他購票規則詳見購票頁面。

六、登臨票收入主要用於文物保護,景區在盡可能滿足免票群體的前提下,對免費票數量進行調控。

七、登臨票線上僅授權“北嶽雲遊”小程序、攜程、同程、支付寶四個平台。請勿相信其他平台及人員的購票承諾,避免自身權益受損。溫馨提示:懸空寺為高空摩崖建築,登臨易產生恐高、暈眩等不良反應,70周歲以上、100公斤以上遊客,以及患有心腦血管疾病(如高血壓、冠心病、腦卒中等)、中重度呼吸系統疾病,或身體狀況不宜登高、劇烈運動的遊客,為了您的自身安全,請慎重選擇登臨。

景區公告

1、懸空寺景區為兩道門票:入園門票和登臨門票;

2、按照規定,懸空寺登臨人數每日限額為3000人。但是,由於懸空寺內僅能容納1人通行的特點,每日放票數量並不能固定為3000張。當行動緩慢的遊客、老年遊客較多時,當日登臨人數僅能達到2500人左右。因此,懸空寺登臨票放票數量和時間存在一定的靈活性.

懸空寺概況

正如民謠所描繪的那樣“懸空寺,半天高、三尺馬尾空中吊”

大家抬頭看,眼前這座緊貼峭壁、仿佛淩空飛起的建築就是懸空寺了!它位於山西省大同市渾源縣恒山金龍峽的翠屏峰峭壁間,始建於北魏太和十五年(公元491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曆史,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木結構高空建築之一,也是儒釋道三教合一的寺廟建築群。為恒山十八景中的第一勝景。 懸空寺被唐代大詩人李白贊為“壯觀”,被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驚歎為“天下巨觀”,1982年2月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0年被美國《時代》周刊選為“全球十大最奇險建築” ,並被評為國家4A級景區。

這座純木結構建築,極目遠望,仿佛是一幅玲瓏剔透的浮雕;近看,又大有淩空欲飛之勢,鬼斧神工令人歎為觀止。正如民謠所描繪的那樣“懸空寺,半天高、三尺馬尾空中吊”。據史料記載,初建之時,寺院高出地面近百米,而支撐寺院的僅僅是十幾根碗口粗的柱子。驚歎之餘,不得而解,懸空寺為什么建在這懸崖峭壁之上而不與地相接?據史料記載,南北朝時期,隨著政治勢力的分裂,道教也分為南北天師道場。北魏時期,太武帝拓跋燾崇信道教,曾一度滅佛信道,並且迎請嵩山道士寇謙之來京都平城,設立道壇。太和十五年(491年),孝文帝元宏下詔將天師道場移到恒山,就在當年,按照寇謙之道長“上延霄客,下絕器浮”的遺訓修建了“崇虛寺”,後來人們根據崇虛寺建築懸空的特點,改稱“懸空寺”

建築奇跡

險、奇、巧、俏的完美融合

懸空寺的特點可以用四個字概括:

險得驚心

懸空寺最高處的三教殿距穀底曾達90米,因河床泥沙沉積,如今仍有45米高。唐代詩仙李白曾在此留下“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的贊歎,而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更是稱其為“天下巨觀”47。站在棧道上,腳下是深淵,頭頂是絕壁,是不是有種“步步驚心”的感覺?

奇在選址與結構

天然保護傘:懸空寺凹進山崖的“龕”中,頂部突出的岩石像一把巨傘,遮擋了80%的雨水和陽光,延緩了風化26。

力學魔法:看似支撐的十幾根木柱中,多數是“虛設”的!真正的承重結構是插入岩壁的27根橫梁(俗稱“鐵扁擔”),這些橫梁用當地鐵杉木制成,經桐油浸泡防腐,深入岩壁達2/3,利用“口小肚大”的石洞咬合固定,外力越大越穩固。

巧奪天工

工匠們沒有改造山體,而是依崖造殿、借勢布局。全寺40間殿閣由南向北延伸,通過懸梯和棧道連接,將傳統寺廟的平面布局立體化,堪稱“半壁樓殿半壁窟,窟連殿,殿連樓”。

俏若浮雕

遠看懸空寺像一幅鑲嵌在絕壁上的浮雕,近觀則如展翅欲飛的仙鶴。這種“危中見俏”的美感,讓英國建築學家感歎:“真正的藝術在東方!”

曆史與宗教

三教合一的“智慧殿堂”

北魏的“高空道場”

懸空寺最初是北魏天師道壇,為滿足道家“不聞雞鳴犬吠”的清淨要求而建。曆代重修後,逐漸融入佛、儒元素,形成獨特的“三教合一”格局。

三教殿:釋迦、孔子、老子“同框”

寺內最著名的三教殿中,佛教釋迦牟尼、儒家孔子、道家老子共居一室,釋迦居中,孔子居左,老子居右。仔細觀察,三位“教主”的表情也暗藏玄機:釋迦淡然自若,孔子略顯不滿,老子則笑對眾生,生動體現了三教思想的碰撞與融合。這種包容性讓懸空寺在曆代王朝更迭中得以保全,堪稱“政治智慧”的典范!

遊覽亮點

步步登蓮,探秘千年

脫紗佛像與鐵釘蓮花

大雄寶殿內的三尊脫紗佛像僅重3公斤,先用泥塑成型,再裹麻布、上漆貼金,最後掏空泥胎,堪稱“輕如蟬翼,千年不腐”。而樓梯上的鐵釘排列成蓮花圖案,寓意“步步登蓮,吉祥如意”,既是裝飾,又防滑耐磨。

淩空棧道與“公輸天巧”

連接南北樓的棧道下方橫梁插入岩壁,行走時微微晃動,但請放心,這正是“似危實安”的精妙之處!石壁上刻有“公輸天巧”四字,致敬工匠祖師魯班,感歎此寺“非神力不可為”。

李白題字與恒山水庫

寺北岩壁上的“壯觀”二字相傳為李白親筆,但他激動之餘竟在“壯”字多加了一點,成為趣談。登頂遠眺,恒山水庫碧波蕩漾,夏日開閘時飛瀑如練,為古寺增添一抹靈動。

遊覽貼士與安全提示

登寺須知

樓梯狹窄,請靠右行走,緊握欄杆。部分木柱可輕微晃動,這是設計特點,無需驚慌。拍照時注意腳下,勿倚靠虛設木柱。

最佳觀賞時間

清晨或傍晚,陽光斜照,寺身泛金,竹瓦閃耀,最適合拍攝“懸浮大片”。

1500年來,它見證了戰火硝煙、王朝興衰,卻以“半插飛梁”的智慧屹立不倒。正如古人所言:“不知者以為神為之也”,而我們知道,這是中華工匠的匠心與自然的饋贈共同締造的奇跡。古往今來,懸空寺以它獨特的魅力吸引了不少文人墨客,公元735年,大詩人李白雲遊至此,揮毫書寫了“壯觀”兩個大字;公元1633年,大旅行家徐霞客遊曆懸空寺後在他的遊記當中用“天下巨觀”來贊美;英國的一位建築學家曾無限感慨地說過這樣一段話:“中國的懸空寺把美學、力學、宗教巧妙地融為一體,達到了盡善盡美,我真正懂得了畢加索所說'世界上真正的藝術在東方’這句話的含義,懸空寺不僅是中國人民的驕傲,而且是全人類的驕傲。”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