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簡稱“豫”,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位於中國中部,省會鄭州。素有“九州腹地,十省通衢”之稱,河南曾作為中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長達5000年之久,是中國古都數量最多的省份,中原文化、河洛文化、三商文化、武術文化、聖賢文化、宛商文化等源遠流長。河南省內文物古跡、風景名勝眾多,少林寺、龍門石窟、雲台山等景點世界聞名。河南是華夏文明和中華民族的核心發祥地。

雲台山(5A)

雲台山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首批5A級旅遊景區和全球首批世界地質公園,位於河南焦作市修武縣境內,太行山南麓,豫晉省界交彙處,總面積50多平方公裏。雲台山有紅石峽、潭瀑峽、泉瀑峽、獼猴谷、茱萸峰、疊彩洞、萬善寺、子房湖等八個景點。 雲台山以山稱奇,以水叫絕,因峰冠雄,因峽顯幽,景色薈萃各不同。景區內有世界奇峽紅石峽;有亞洲落差較大的雲台天瀑;有華夏中原第一秀水之稱的潭瀑峽;有唐代大詩人王維寫下千古名句“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的茱萸峰。台山獨有的地質地貌景觀,被地質專家命名為“雲台地貌”,被旅遊專家譽為“峽谷博覽”,這裏儼然是地質博物館的“萬卷史書”,更是山水風光的“百裏畫廊”。

地址:中國焦作市修武縣(地圖

延伸閱讀:【河南雲台山】雲台山最新交通、路線、住宿及注意事項全攻略

嵩山少林寺(5A)

少林寺是我國的佛教聖地,也是漢傳佛教“禪宗”的祖庭。唐初“十三棍僧救駕李世民”後,少林寺因其精湛的“少林功夫”而名揚天下,自此少林僧眾習武蔚然成風,代代相傳。少林寺是少林功夫的發源地,而少林派則是武林中范圍廣、曆史悠久、拳種很多的武術門派,自古就是國人心目中的“天下武林第一大門派”,天下武學的泰山北鬥。

地址:中國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207国道嵩山少室山下(地圖

延伸閱讀:【嵩山少林寺】嵩山少林寺旅遊詳細的遊玩攻略+避坑指南

老君山(5A)

君山景區相傳是道教始祖李耳(老子)的歸隱修煉之地,北魏時在山中建廟紀念,後來被封為“天下名山”,曆來香火旺盛。山中樹木茂盛,風景如畫,處處都能看到山泉。金秋時分,這裏更是周邊地區賞紅葉的不二之選。雨後的老君山,雲霧環繞在各個山峰中,猶如天上仙境。

老君山主景區內包括了中天門、金頂、老君廟、南天門、玉皇頂以及馬鬃嶺等主要景點。老君廟自北魏始建以來,就是中原香客朝拜的中心;玉皇頂的道觀中供奉著玉皇大帝,這裏也是山中觀景的好地方;金頂和馬鬃嶺則是觀看日出和雲海的好地方。

地址:中國洛陽市欒川縣(地圖

清明上河園(5A)

清明上河園,是以宋代張擇端的名畫《清明上河圖》為藍本,以北宋都城汴梁(現名開封)的市井生活和古代娛樂為題材的仿古文化主題公園。園內分為三部分:迎賓廣場、北苑和南苑,再現了繁華的汴京城,是活生生的《清明上河圖》。在這裏你將置身於一個龐大的仿宋古建築群中。徜徉其中,常令人有“一朝步入畫卷,一日夢回千年”的時光倒流之感。

地址:中國河南省开封市金明区郑开大道(地圖

白馬寺(4A)

白馬寺始建於東漢,佛教傳入中國後第一座由官府建造的寺院,曆來被尊為中國佛教的“祖庭”和“釋源”。據傳寺名因“白馬負經”的典故而得。寺內現有五重大殿,坐落在一條中軸線上,其中主殿是第二重殿大佛殿,也是做法事的主要場所。

在第三重殿大雄殿內,擺放著白馬寺的“鎮寺之寶”——中國僅存的元代“夾貯幹漆造像”。殿內的23尊元代“夾苧幹漆”造像,形態各異,全都是由絲、麻制成,每尊重量僅有3到5公斤,從元代至今700多年來未經修繕,仍然色彩如新。

地址:中國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洛白路6号(地圖

紅旗渠(5A)

渠繞群山,精神動天下。

上世紀六十年代,十萬開山者,曆時十年,絕壁穿石,挖渠千裏,把中華民族的一面精神之旗,插在太行之巔。十年築渠,孕育形成了“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紅旗渠精神;緊跟時代步伐,見證了紅旗渠兒女“戰太行、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福太行”的發展曆程。

紅旗渠風景區地處豫、晉、冀三省交界處,地理位置優越,自然風光奇險秀麗、人文景觀底蘊豐富,是人文與山水完美結合的典范。紅旗渠風景區由紅旗渠紀念館和青年洞兩個景點組成。

紅旗渠也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在極其艱難的條件下,從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入林的工程,被人稱之為“人工天河”。

郭亮村

郭亮村是萬仙山風景區的核心景點,這裏山勢獨特、谷幽崖高,村子還還可見到原汁原味的石桌、石凳、石牆、石炕等,房屋依山而建,高懸在壁立千仞的石崖之上,魅力四射,被稱為“太行明珠”。通往郭亮村的路上便可見到令人驚歎的絕壁長廊,車行其中,一邊是石壁,一邊是懸崖,驚險萬分。過了重重險路,便可見到景色宜人的郭亮村,和那立於山頂的崖上人家,充滿了濃鬱的鄉土風情,這裏也是眾多影視劇喜歡的拍攝地點,拍攝過《清涼寺的鍾聲》、《倒黴大叔的婚事》、《舉起手來》等四十多部影視劇,被譽為“中國第一影視村”。

村中的炮樓也是當初拍攝《舉起手來》而修建的,建在懸崖邊上,地理位置險要,站在旁邊的觀景台上可俯視山門,村裏的房屋亦是清晰可見。吸引著國內外徒步、攝影愛好者的腳步和目光……

龍門石窟(5A)

龍門石窟位列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是河南洛陽的必去景點。以伊河為界,石窟分為西山和東山兩部分,東山石窟多是唐代作品,而西山石窟開鑿於北朝和隋唐時期,是龍門精華的部分,包括奉先寺的盧舍那佛像和古陽洞中的“龍門二十品”。 作為中國四大石窟之一,龍門石窟曆史悠久,開鑿經曆了多個朝代,共有11萬餘尊佛像,石窟造像多為皇家貴族所建,是世界上絕無僅有的皇家石窟,堪稱全世界國際化水平最高的石窟,唐代龍門石窟的重點洞窟中,以規模宏偉,氣勢磅礴的大盧舍那像龕群雕最為著名。

太行大峽谷(5A)

太行大峽谷地處於河南省西北部、南太行山東麓的河南省安陽市林州石板岩鄉境內,太行大峽谷是中國最美的十大峽谷之一,南北長50公裏,東西寬1.5公裏,海拔800—1739米,相對高差1000米以上。其植被覆蓋率為90%,有天然氧吧之美譽。 境內斷崖高起,群峰崢嶸,陽剛勁露,台壁交錯,蒼溪水湍,流瀑四掛,被譽為北雄風光最勝處、八百裏太行之魂。太行大峽谷核心景區包括:泉潭疊瀑桃花谷、百裏畫廊太行天路、太行之魂王相岩、原始生態峽谷漂流、人間仙境仙霞谷。 “青崖如點黛,赤壁若朝霞,樹翳文禽,潭泓綠水,景物奇秀,為世所稱”,太行大峽谷景區四季景色各異,令人神往。峽谷內民宅建築就地取材,石街、石院、石牆、石柱、石梯、石樓與大自然渾然一體,古色古香,令人尋味。

萬仙山景區(4A)

萬仙山景區位於新鄉市輝縣市沙窯鄉,這裏是個石頭的世界,處處都是石磨石碾石頭牆,石桌石凳石頭炕,一排排用石頭建造的農家莊院依山順勢地座落在山崖上,別有一番山村情趣。景區群峰競秀,處處可以看到飛瀑流泉和萬丈崖壁。

其中郭亮絕壁長廊長達1200多米,完全由人工開鑿,被外國人驚歎為“世界第八大奇跡”。萬仙山景區由中華影視村——郭亮、清幽山鄉——南坪、人間仙境——羅姐寨、佛教聖地——三湖等四個分景區組成。 郭亮村是整個景區內的核心區域,擁有優美的自然風光和古樸的風俗民情,著名導演謝晉稱郭亮為“太行明珠”。先後有《清涼寺鍾聲》、《走出地平線》、《倒黴大叔的婚事》、《舉起手來》等40多部影視劇在此拍攝,被譽為“中華第一影視村”。如今這裏還是美院學生寫生、戶外愛好者穿越和攝影愛好者集中的景區。

殷墟(5A)

殷墟,是中國商代後期都城的遺址,是中國曆史上被證實的第一個都城,位於安陽市殷都區。殷墟出土了大量的青銅器、甲骨文等具有珍貴史料價值的文物。其中重達875公斤的“司母戊大方鼎”,是珍貴的青銅器;而甲骨文則是中國古老的文字、漢字的前身,它的發現,改變了中國的考古編年史,把中國有文字記載的可信曆史提前到了商朝。殷墟總面積非常大,達到24平方公裏,遊客遊覽的主要是殷墟博物館、殷墟王陵遺址和殷墟宮殿宗廟遺址等處。

景區內的博物館陳列了大量的青銅器、石器、玉器等出土文物,但“司母戊大方鼎”、“婦好鴞尊”等珍貴文物,已經被調配到中國國家博物館或河南博物院了,在這裏你看到的是文物的複制品。

堯山風景區(5A)

堯山風景區位於平頂山市魯山縣堯山鎮西竹園村,堯山風景名勝區,位於伏牛山的東段,是堯的裔孫劉累立“堯祠”紀念先祖的地方,這裏是天下劉姓的發源地。景區內山峰奇特,處處都是鬱鬱蔥蔥的大樹,還有數量眾多的瀑布。這裏的景點主要有冬淩潭、石扉玉章、三岔口、白龍潭、半仙居、石人、雞冠石等部分,是登山賞景的好地方。堯山的景色以秋季最為美麗。

每年的10月中旬至11月底,山中樹葉的顏色變得紅燦燦起來,層層疊疊,十分壯美。美麗的風光在山頂,站立主峰玉皇頂上,遙望四周,景色迥異,構成了一幅幅美不盡收的圖畫。如果運氣好的話,遊客還能在山頂看壯觀的雲海景象。

寶泉旅遊度假區(4A)

河南寶泉旅遊度假區位於河南省新鄉輝縣市境內,是國家森林保護區和太行獼猴保護區。景區內有碧綠清澈的寶泉水庫,景色宜人,是遊覽避暑的人間仙境。景區坐擁太行雄奇紅石峽谷,綿延數十裏的連連碧潭,猶如一幅天開畫卷。清乾隆禦賜“泉盈水靈”,明嘉靖年間巡撫河南都禦史李宗樞題匾“碧水丹山”。另外,這裏太行山脈較為密集、壯觀的飛瀑群:見龍瀑、飛龍瀑、雙龍瀑、玉女瀑、青苔瀑,五步一潭,十步一瀑,形態各異的瀑布組成的中華千瀑谷,堪稱太行奇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