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的十二月,是傳統旅遊上的淡季。
這時,銀杏的黃已經漸漸消失,烏桕、楓樹的葉子漸漸變紅,似團團殷紅的火焰。而恭城一帶月柿豐收,農民們忙著抓住晴好天氣曬秋,呈現出一幅美麗的金色曬秋圖。
作為“中國月柿之鄉”,恭城的月柿已有400餘年的種植曆史,也是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霜降到,柿子俏”,月柿在每年9月中下旬開始逐漸成熟,采摘期可以一直持續到12月。當你走進果園,可以看到柿子樹漫山遍野,一個個碩大光澤的柿子像小燈籠般墜滿枝頭。

它可以制作成脆甜可口的脆甜柿,也可以通過削皮、晾曬制作成軟糯甘甜的柿餅、冰柿等。如果你感興趣的話,不妨跟著我們出發,徜徉在深秋桂林的那最後那一抹秋色。
紅岩村
紅岩村位於恭城蓮花鎮,以種植恭城月柿為主導產業,因地制宜規模種植月柿5000多畝。
該村先後榮獲“全國文明村”、“全國農業旅遊示范點”、“中國十大魅力鄉村”等多個榮譽稱號。

它不只是柿子的故鄉,更是瑤鄉生活的縮影。
青磚灰瓦的民宿沿溪而建,村口的古榕樹下,阿公們圍坐下棋,阿婆們挑著菜籃走過。

傍晚時分,曬穀場的燈籠亮起,村民煮起柿餅糖水,甜香漫過石板路。此時的紅岩村,是畫,是詩,更是活色生香的煙火人間。
竹江紅葉
桂林市七星區竹江村的烏桕灘如油畫一般美麗絢爛,成為冬日百裏漓江最美的風景。

這裏的烏桕葉,經秋霜點染,或橙黃,或火紅,或絳紫,層層疊疊漫上山坡。
清晨時分拍攝最佳,霧氣繚繞之中,能抓拍到牧人黃牛、山間群鳥和薄霧霞光等畫面。
遇龍河
遇龍河被譽為“小漓江”,是陽朔最富盛名的遊覽拍攝地,也是中國最美的河流之一。

它至上而下有100個多景點,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景點有:富裏橋、遇龍橋、水墨畫作、情侶相會、雙獅山、大拇指山、駱駝過江等。

小編最推薦大家去拍遇龍河日出,淡金色的陽光穿透薄霧,為河面鍍上粼粼波光,青山倒影隨水波輕晃,宛如水墨畫緩緩舒展。
相公山
而相公山的日出,則是給攝影愛好者的驚喜。

這座藏在山坳裏的觀景台,海拔不高卻能觀賞漓江全景,薄霧在如春筍般矗立雲端的山尖中穿行流淌,仿如一首會流動的詩歌。
有位專業攝影師說:“來十次相公山,次次都有新模樣。”或許,這就是山水最動人的魅力——它永遠在等你,用新的眼睛去發現。
象山日出
象山景區位於桂林桃花江與漓江的交彙處,1995年被評為桂林的城徽標志。

象鼻山形成的水月洞十分美麗,江水從水月洞穿洞而過,恍若巨象正低頭啜飲江水。

第一縷陽光刺破雲層時,有很多攝影師愛好者都會在這拍攝象山日出。漓江水上的一葉葉蕩漾的扁舟,增添了一絲生氣。
翠屏田園風光
翠屏五指山是陽朔的風光攝影拍攝地,以登高拍攝日落夕陽最為著名。

從五指山頂四下望去,一條清澈的河流蜿蜒流向遠方,河兩岸田疇平坦,四周群山疊翠,好一派迷人的田園風光。
春秋兩季日落時間大概在18:00-18:30;夏季稍晚,在19:00左右;冬季則較早,17:30-18:00。
漓江漁火
“漓江漁火”是陽朔八大美景之一,勤勞的漁民、星星點點的漁火、展翅的魚鷹和朦朧的山水,構成了一幅浪漫的中國山水畫。

最佳拍攝時段一般在日落後,天空還沒有全黑之前,山峰與天際能有明顯的界線,最好能有晚霞;也有早上日出前拍攝的。
大家要記得,拍攝這類題材片子,最好是逆光拍攝(迎著朝陽或對著夕陽)。

桂林,這個被山水寵壞的城市,用日出、紅葉、甜柿把“歲月靜好”寫成了日常。
如果有機會的話,一定要在秋高氣爽的日子走一趟,逐個解鎖那些被時光偏愛的坐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