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夏季充滿著熱鬧的祭典和花火大會,而富有曆史底蘊的京都更是如此。如果你在今年的7月有來京都的打算,請一定要親身體驗一下日本最盛大、知名的傳統祭典——祇園祭。

你是否有過這種遺憾的體驗?當參加完一場盛大的傳統慶典,腦海中只記住了那擠滿人潮的街道和炎熱的天氣,卻無法領略到活動的真正精髓。而想要避免這種體驗再次發生,深入了解這個擁有著1100多年曆史的祇園祭就顯得尤為必要了。

一、祇園祭的起源・曆史

京都的祇園祭與大阪的「天神祭」、東京的「神田祭」並列,共同構成了日本三大祭。其中祇園祭的整個祭典從7月1日一直持續到7月31日,長達一個月之久,是日本規模最大、曆時最長、最為盛大隆重的傳統祭典。而這千年古老的節慶都在曆史的長河中經曆過什么呢?

【起源於瘟疫中的祈福】

祇園祭,這個飽含曆史厚重感的名字,源自公元869年的平安時代前期。那時的京都,由於基礎設施欠缺,汙水滿街,潮濕悶熱的氣候更是疾病的溫床。在這個醫學尚不發達的年代,瘟疫成了無法抵禦的災難。為了祈求疾病的消除,天皇敕令舉辦了“祇園禦靈會”,讓神像巡行於街頭,這就是祇園祭的起源。

【曆史的中斷】

明治元年,祇園神社被更名為“八阪神社”,但“祇園祭”的稱呼卻一直被傳承下來。這個擁有千年曆史的祭典,曾因戰爭、火災等災難中斷過,其中影響最大的是“應仁之亂”,這場持續11年的戰爭使祇園祭損失慘重。戰爭結束後,祇園祭在停滯了33年之後才恢複,巡行的山鉾數量從60台減少到36台。

【戰後的複興】

然而,即便曆經苦難,祇園祭依然頑強地延續下來,甚至在困境中煥發出新的生命力。因為戰後的祇園祭,更多地由京都的民眾來主導——商人出資,匠人出力,一同裝飾出豪華的山鉾。由町民主導的祇圍祭不再僅是祈禱消災的祭祀,而演變為一場“神人和樂”的盛宴——一個表達神與人同樂歡愉的活動。

【神話色彩的寓意】

每年為期一個月的祇圍祭,最高潮是7月17日的前祭與7月24日的後祭。

在這兩個最吸引人的兩大部分,充滿了神話色彩和人文氣息。

前祭:神祇離開神社,乘坐神轎來到人間驅災招福;

後祭:神祇離開人間返回神社。

【現代的祇園祭】

舉辦時間:舉辦時間原是瘟疫發生時才舉辦的不定期的法事,天祿元年西元970年後才固定於每年的6月14日舉行、到了近代才改至7月。祗園祭時所舉辦的各種慶典活動中,山鉾慶典是重要的非物質民俗文化遺產。

二、祇園祭的獨特性

【什么是“祭り”(Matsuri)】

日本的“祭り”是一種例行的集市型活動,是一種儀式。為了傳承傳統文化以及增加區域群眾的凝聚力,一直十分活躍,現在有越來越多的海外遊客專門為此來參觀體驗,所以也成了旅遊行業的一部分。

而這次介紹的“祇園祭”(Gion Matsuri)就是其中的一個盛大且傳統的慶典。祇園祭的一大亮點就是7月17日和24日,有高達25米、重達12噸的“山鉾”在京都市內巡行的“山鉾巡行前祭·後祭”,以及總計1600人扛起神轎進行渡禦的“神幸祭”和“還幸祭”。

在這兩天中,八阪神社的三座神轎和34座山鉾一同組成了一個別無二致、活力四溢、豪華炫麗的祭典。山鉾被譽為“移動的美術館”,也已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神轎和山鉾在這兩天裏於京都市內巡行活動,可以說是祇園祭的一大亮點。

【民俗元素】

① 【山鉾】

其實祇園祭的“山鉾”是兩種不同的祭具。

  • 在古代日本,有作為祭具使用的鉾(矛),以及用松木代表山型的“山”。
  • 而祇園祭的山鉾,經過千百年的演變發展,成為現在大家所見到的、裝飾性極強的被巨大化的“山”與“鉾”。
  • 它規模大、有四個車輪推著走,且在中心位置裝飾有一根巨大的沖天“真木”的,稱為“鉾”。
  • 而被稱為“山”的,則相對“鉾”的體積要小,裝飾有松木,但沒有沖天“真木”,原則上由多名壯年男子協力抬著前行。
  • 現在祇園祭的34台山鉾當中,“鉾”有10台,“山”有24台。34台山鉾均由各町的山鉾保存會負責管理。
  • 每年祇園祭期間,在巡行之前組裝山鉾,在巡行結束後再解體收納。山鉾的的組裝與解體,需要職人集團的細分化合作。

(1)“山”

每個山的結構和重量都差不多,只是根據裝飾金屬件和人偶的大小,重量有些許差異,大概如下:

  • 重量:1.2噸(約320貫)~1.6噸(約420貫)
  • 高度:從地面到松樹約6米(約20尺);從地面到屋頂約4.5米(約15尺)
  • 另外,雖然岩門山、北觀音山、南觀音山在山中,但因為是曳山,形態與鉾相同,主杆改為松樹,高度約為15米(50尺)。

(2)“鉾“

  • 重量約12噸(3200貫)
  • 高度:從地面到鉾頭約25米(80尺);從地面到屋頂約8米(26尺)
  • 車輪:直徑約1.9米(6尺)
  • 鉾屋頂:長度4.5米(15尺),寬約3.5米(11尺)
  • 鉾胴:長度約3.5米(11尺),寬3米(10尺)
  • 石持:長度約6米(20尺)
  • 囃子方:4.5至6席,約35至40人
  • 綱方:在鉾的巡行中,拉繩的人數約40到50人
  • 音頭取:站在樂隊和車的操作上的指揮者2人(只有在轉角時才是4人)
  • 屋頂方:在鉾的屋頂上,調整木頭的擺動和電線等障礙的4人

※除了船鉾,以上數據都適用

(3)山鉾的懸掛裝飾品

  • 全34台的山鉾中,有29台被指定為重要有形民俗文化財,它們被裝飾著美麗的地毯、掛毯等。
  • 其中一些山鉾采用了進口的高織法和西陣織法,觀看山鉾巡遊時,一個接一個的藝術品出現在眼前。這就是為什么山鉾被稱為“移動的藝術博物館”。

②【神輿】

祇園祭會出現以下三個“神輿”,其寓意也不同。

中禦座神輿(三若神轎輿)

奉祀八阪神社的主祭神素菱鳴尊(素佐之男命)。

屋頂上有鳳凰裝飾的六角形神轎是其特征,由三若神轎會侍奉。

東禦座神輿(四若神輿會)

奉祀素菱鳴尊的配偶櫛稲田姫命(櫛稲田姬命)。

屋頂上有仿寶珠裝飾的四角形神奧是其特征,由四若神奧會侍奉。

西禦座神輿(神輿會)

奉祀素鳴尊的子神,八柱禦子神(八柱禦子神)。

屋頂上有鳳凰裝飾的八角形神奧是其特征,由錦神奧會侍奉。

三、祇園祭的舉行形式

祗園祭時所舉辦的各種慶典活動主要由八阪神社和山鉾町主辦,一般認為由山鉾町主辦的慶典活動為“祗園祭”。在山鉾町主辦的各種活動中,山鉾慶典最為矚目且是非物質民俗文化遺產。根據不同的“山鉾”,所設置的時間也不同,分別為前祭和後祭,其中尤以“宵山”和“山巡行”最為著名。

整個祇園祭長達一個月,在7月17日(前祭)和7月24日(後祭)進行大型巡遊,在京都的33個區,每個區都會設計一個裝飾華麗的花轎參加巡遊。

接下來為大家介紹祇園祭的官方活動安排,不同的日子有不同的內容,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進行參加。

【舉行時間・活動安排一覽】

7月1日吉符入、長刀鉾町禦千度。祭典開始。(不公開)
7月2日簽取儀式、山鉾町社參。決定山鉾巡行順序。(不公開)
7月7日綾傘鉾稚兒社參
★7月10日★幣切、鉾立、神事用水清祓、禦迎提燈、神輿洗
【禦迎提燈(お迎え提燈)】
下午4點半左右,會員提著各式各樣的提燈成列,繞著八阪神社周邊巡回,迎接將參加接下來「神輿洗」儀式的神輿。
・時間:16:30〜20:30
・地點:八阪神社清々館(16:30)→石段下→四條通西→河原町通北→市役所前(17:30-18:30舞踴奉納)→寺町通南→禦旅所→四條通東→円山公園→石段下迎接神輿洗的神輿→東大路南→神幸道東→八阪神社(20:30)→在能舞台舞踴奉納。
【神轎洗儀式】
下午6點開始在八阪神社舉行「奉告祭」、8時左右將即將參加17日的「神輿渡禦」的3座神轎裏的其中1座扛至四條大橋、並在鴨川以水清洗(剩下的2座置於神社舞殿中)。8點半左右返回八阪神社、為3座神轎裝飾。
・時間:18:00〜20:30左右
・地點:八阪神社→四條大橋→八阪神社
【鉾建て】
各區(町)把即將巡行的「山鉾」部件從倉庫拿出、組裝,由於是用傳統方式組裝起來,總共需要3天時間。因為鉾的高度約25公尺、需支撐40人的乘坐重量,必須確保其一定的穩定度。不用一根釘子、憑著傳承下來的手藝、只以粗繩就能組裝起一整座鉾的好功夫,再裝飾上華麗的吊飾,美麗的山鉾就此誕生。
【曳き初め】
鉾組裝完成後、試拉鉾繩的活動。此活動一般市民也能參加,且不限男女老幼。隨著笛聲和太鼓聲,一起試拉繩子吧。(各町內的鉾在其各町內舉辦)・地點:各山鉾町
7月10日至13日(前祭)宵山建立、鉾的建立。山之分解收納・鉾之組合、進行懸裝。
7月13日高橋町社參、稚児社參、久世稚児社參、(前祭)鉾引初、山建、舁初
7月14日中之町禦供、(前祭)宵々々山
7月15日斎竹建、式包丁奉納、伝統芸能奉納、(前祭)宵宮祭、宵々山
7月16日獻茶祭、豊園社禦真榊建、手洗井戸開き、神剣拝戴、石見神楽 、(前祭)宵山、宵宮神賑奉納神事、日和神楽
★7月17日★(前祭)山鉾巡行。祇園祭之重要節目。祇園祭最大的看點!代表祇園祭主神的3座神轎會於市內巡行、稱為「神輿渡禦(みこしとぎょ)」。在那之前為了去除町內的邪氣,八阪神社的神祇即將經過的道路就會用「山鉾」清潔,因為「山鉾」本身就有鎮住疫神的功能。早上9:00會有23座山鉾從四條烏丸附近開始巡行,11:30左右到達新町禦池。長刀鉾稚兒(坐於長刀鉾的男童)所執行的「切注連繩(注連縄切り)」和山鉾於交叉路口的轉彎技巧「辻回し」都是值得看的祭典亮點之一。
・時間:09:00〜13:00
・地點:四條烏丸→四條河原町→河原町禦池→新町禦池
★7月17日★神輿渡禦出發式。銜接山鉾巡行後,要正式迎神了。下午4點開始,3座神轎從八阪神社出發、於氏子(指神社祭祀圈內的信眾)町內巡行、最終停在四條禦旅所。
・時間:16:00〜
・地點:八阪神社本殿
7月18日到20日(後祭)宵山建立
7月20日宣狀式
7月21日(後祭)宵々々山
7月22日(後祭)宵々山
7月23日斎竹建、獻茶祭、琵琶奉納、(後祭)宵山
★7月24日★(後祭)山鉾巡行、花傘巡行、禦真榊禦祭、還幸祭。
【還幸祭】
前祭的「山鉾巡行」意義在於,在接下來的「神轎巡行(神輿渡禦)」之前先「鎮住町內疫神」,後祭的「山鉾巡行」則是為隨後神轎上的神祇回八阪神社而開路。9:30左右後祭的10座山鉾從烏丸禦池出發、走前祭的相反路線返回。其實在1966年之後,因交通管制、經費問題等官方曾經將「前祭」、「後祭」活動合並為1次,在7月17日這天一並舉行,不過因應「應該維持千年以上的祇園祭原本風貌」的民意,2014年以後「後祭」又再度複活了。即便後祭的山鉾數量、規模可能都不及前祭,不過如果希望少一點擁擠、多一點悠閑來好好欣賞的話,其實觀看後祭也是不錯的選擇。
・時間:09:30〜11:50
・地點:烏丸禦池→河原町禦池→四條河原町→四條烏丸
【花傘巡行】
這是前祭沒有的活動,且作為山鉾巡行後的結尾。花傘巡行是以女生及小孩為主的華麗列隊,藝術色彩豐富,多達1,000人長的隊伍從八阪神社出發,按照既定路線巡回後回到八阪神社。
・時間:10:00〜
・地點:八阪神社→市役所前→八阪神社
7月25日狂言奉納
7月28日神事用水清祓、神輿洗
7月31日疫神社夏越祭。祭典結束。
作為祇園祭結尾的「夏越祭(なごしさい)」。位於八阪神社內的「疫神社」鳥居處、在那邊有個巨大的「茅輪」,參拜者可穿過這個茅輪,就能去除身上的邪氣。之後會給予「蘇民將來之子孫也」的護身符。
・時間:10:00〜
・地點:八阪神社

四、具體攻略

1.推薦的慶典活動

祇園祭的盛典長達一個月,但由於篇幅有限,就在此著重介紹幾個重點活動:

★7月10日★【禦迎提燈】

下午4點半左右,會員提著各式各樣的提燈成列,繞著八阪神社周邊巡回,迎接將參加接下來「神輿洗」儀式的神輿。

時間地點/活動
16:30八阪神社清々館→石段下→四條通西→河原町通北→
17:30-18:30市役所前:舞踴奉納→寺町通南→禦旅所→四條通東→円山公園→石段下迎接神輿洗的神輿→東大路南→神幸道東→
20:30八阪神社:在能舞台舞踴奉納
禦迎提燈 路線圖

關於“前祭”和“後祭”,大家參加祇園祭的時間點可能都不太一樣,我們可以根據”巡行圖“的路線制定自己所需的體驗↓

★7月17日★【前祭】

禦座路線
【中禦座】 三若神輿會祇園石段下出発(18:35)→大和大路四條→大和大路三條→木屋町二條→寺町二條→市役所(19:35)→寺町三條→河原町四條→ 禦旅所(21:00)
【東禦座】 四若神輿會祇園石段下出発(18:40)→新橋東大路→有済校裏(19:35)→花見小路三條→河原町三條→河原町仏光寺折返し→河原町四條待機→ 禦旅所(22:00)
【東若禦座】四若神輿會祇園石段下出発(18:40)→富永町→末吉町→大和大路新門前→新門前東大路→古門前花見小路通→有済校裏(19:35)→花見小路三條→河原町三條→先鬥町折返し→河原町仏光寺折返し→河原町四條待機→禦旅所(21:45)
【西禦座】錦神輿會祇園石段下出発(18:40)→花見小路四條→川端団栗橋→川端四條→有済校(19:40)→大和大路三條→木屋町三條→木屋町二條→寺町二條→河原町三條→河原町四條→木屋町四條→木屋町松原→河原町松原→河原町四條待機→禦旅所(22:45)
前祭 路線圖

★7月24日★【後祭】

禦座路線
【中禦座】 三若神輿會禦旅所出発(17:00)→寺町高辻→烏丸高辻→大政所→烏丸四條→大宮四條→神泉宛→千本三條→又旅社(19:45)→堀川三條→烏丸三條→寺町三條→禦旅所→八阪神社(22:00)
【東禦座】 四若神輿會禦旅所出発(18:00)→烏丸四條→大政所→烏丸高辻→室町高辻→室町四條→新町高辻→大宮高辻(19:30)→大宮四條→大宮三條→堀川三條→烏丸三條→寺町三條→禦旅所→八阪神社(22:30)
【西禦座】 錦神輿會禦旅所出発(18:15)→寺町錦→高倉錦 折返し→高倉四條→東洞院四條→東洞院高辻→烏丸高辻→大政所→烏丸四條→東洞院四條→東洞院姉小路→油小路姉小路→油小路禦池→大宮禦池(20:30)→又旅社→堀川三條→烏丸三條→寺町三條→禦旅所→八阪神社(23:00)
後祭 路線圖

(後祭)【花傘巡行】

花傘巡行與其他巡行的不同在於它極具藝術色彩,是一個既可以參與其中又可以觀看的祭典,其中體現出了祈禱者和觀眾共享的一體感。這是前祭沒有的活動,作為山鉾巡行後的結尾。花傘巡行是以女生及小孩為主的華麗列隊,藝術色彩豐富,多達1,000人長的隊伍從八阪神社出發,按照既定路線巡回後回到八阪神社。

時間地點/活動
10:00〜八阪神社→市役所前→八阪神社
花傘巡行 路線圖

★美食推薦★

祇園祭期間限定美食推薦

京都本身已有不少美食餐廳和店鋪,而在祇園祭期間更會有限定美食登場。以下著重為大家介紹一下參加祇園祭時不容錯過的期間限定美食~

(1)前祭的「屋台」美食小吃攤(限定兩天!)

日本慶典少不了「屋台」小吃攤,祇園祭當然也不例外。

時間「前祭」的7月15日(宵宵山),7月16日(宵山)
地點四條通,烏丸通延伸至河原釘一帶(會變成車輛禁止的行人區)
內容部分區域將會有眾多屋台小吃美食,也有當地的人氣名店到現場設攤

(2)後祭的「環保屋台村」

理念為了減少祭典垃圾、降低食物浪費,並促進大家關注環境問題
活動京都市企劃的「環保屋台村」(エコ屋台村)活動
時間7月21日至23日的「後祭」宵山期間
營業情況1.烏丸通上:18點至23點期間營業2.沿四條通南北兩側的新釘通或是室釘通:上午9點至11點左右陸續營業

(3)人氣必吃!祇園祭限定的京都風「粽子面包」店名「Boulangerie MASH kyoto」(ブランジュリーまっしゅ京都)

店名「Boulangerie MASH kyoto」(ブランジュリーまっしゅ京都)
特點1.使用京都風味食材製成的面包 2.在祇園祭時會販售期間限定的「粽子面包」(ちまきパン)
故事靈感來自於祇園祭的粽子,這個面包在用竹葉包裹的白面包中,塞有白玉團子及紅豆餡,面包口感細膩柔軟,且能感受竹葉的清香在口中漫開,是必嘗的祇園祭限定美食之一!
店鋪信息1.地址:京都府京都市下京區東洞院通高辻下る燈籠釘568 2.交通方式:從市營地下鐵烏丸線「四條站」徒步約4分鍾 3.官網:https://mashkyoto.com/

(4)人氣排隊名物!「Zezekan Pocchiri」祇園祭的限定“巨大肉包”

店名「Zezekan Pocchiri」(膳處漢ぽっちり)
特點1.曾獲選日本知名美食口碑網站Tabelog(食べログ)的“2021年西日本中華料理百名店”的稱號2.祇園祭期間會推出限定販售的「浸醬豬肉包子」3.甜鹹參半的醬汁滲入巨大肉包的面皮中,分量也很充足。
口碑據說每年都大排長龍,是超人氣的祇園祭名物。
店鋪信息1.地址:京都府京都市中京區天神山釘283-22.交通方式:從阪急京都本線「烏丸站」或市營地下鐵烏丸線「四條站」徒步約5分鍾3.官網:https://kiwa-group.co.jp/zezekan/

★文化體驗・浴衣★

在夏日祭典中,穿上浴衣,搭配上發簪飾品、和風提包與草鞋木屐等小配件算是日本當地的傳統文化之一了。因此在當地租借浴衣和配飾的店鋪也是非常多的。

在京都的熱門景點周邊,都有不少和服租借店家,有很多店鋪都提供了多到讓人眼花撩亂的和服花色款式,而且交通位置方便,不必擔心換穿和服後還要走很多路才能抵達景點目的地。在此就向大家介紹一下當地人氣的和服/浴衣店,大家可以去其官網查詢具體信息。(此處的介紹僅做參考)

店名特點店鋪信息
「京都和服租借夢館 五條店」(京都著物レンタ兒夢館五條店)1.提供超過3萬件和服/浴衣選擇2.提供男裝和童裝3.提供搭配方案和另外的付費拍攝服務1.地址:京都府京都市下京區塩灶釘353 豊彩ビ兒2.交通方式:從京都市營地下鐵「五條站」徒步約3分鍾3.官網:https://www.kyoto.yumeyakata.com/
「出租和服岡本」(レンタ兒著物岡本)1.和服租借老字號店鋪,創業已超過190年2.提供超過千款和服款式選擇3.提供男裝和童裝4.提供搭配方案5.總店位在距離清水寺只需徒步約1分鍾的位置,而在祗園和京都車站等地也設有分店1.根據不同的店鋪路線也不同2.官網:https://www.okamoto-kimono.com/
「和服租借 夢京都 高台寺店」(著物レンタ兒 夢京都 高台寺店)1.店家提供成套出借、自由搭配、情侶等租借方案2.加價可體驗乘搭人力車、和參加陶藝、茶道等體驗2.晚上行程結束後,更可直接在飯店櫃台歸還和服,非常方便1.地址:京都府京都市東山區高台寺南門通下河原東入桝屋釘362-5 ますや2F2.交通方式:從京阪電車「祇園四條站」徒步約6分鐘3.官網:https://kyoto-kimonorental.com/
「和服租借VASARA」(著物レンタ兒VASARA)1.提供超過3萬件和服/浴衣租借,從現代摩登到傳統款式都可找到2.店家提供搭配方案3.京都分店位在京都車站前,交通方便,一下車就能馬上租借和服1.地址:京都府京都市下京區東塩小路釘719 SKビ兒6F2.交通方式:從JR「京都站」中央口徒步約3分鐘3.官網:https://vasara-h.co.jp/4.分店一覽:https://vasara-h.co.jp/shop/

2.交通指南(篇幅有限,僅做參考)

(1)海外遊客

①關西國際機場

JR關西機場快線(“はるか”線):首先,從“関西空港駅”的車站乘坐JR關西機場快線,(可以乘坐“特急”,4站即可到達)乘坐到京都站。(直達僅需1小時18分鍾。)這是最快最方便的直達方式。

②伊丹機場

“リムジンバス伊丹空港線”(伊丹機場單軌電車)+新幹線:首先,乘坐“リムジンバス伊丹空港線”(新大阪-伊丹機場單軌電車)的“大阪國際空港”站坐到到達新大阪站(約30分鍾)然後在新大阪站換乘“東海道・山陽新幹線”(新幹線)到京都站(約15分鍾)。總的旅行時間約為45分鍾。

③神戶機場

神戶新交通ポートライナー+東海道・山陽本線:首先,從“神戸空港駅”乘坐神戶神戶新交通ポートライナー到三宮站(約18分鍾),然後在三宮站換乘到“東海道・山陽本線”(可以乘搭“新快速”)後到JR的到京都站(約52分鍾)。總的乘車時間約為1小時19分鍾。

從京都站有兩種方式可以到達八阪神社(祇園祭的舉辦場所附近):

1.【僅需巴士,共需27分鍾】

“京都站前”(巴士站乘坐“市營206甲”或“市營86”)~“祇園站”下車~步行3分即可到神社。

2.【地鐵+巴士,共需22分鍾】

“京都站”(地鐵站的烏丸線)~到“四條”站下車~步行5分鍾~“四條高倉”巴士站(乘坐市營207乙)~“祇園”站下車步行3分即可到神社。

3.由於遊行的活動遊走在八阪神社附近,其實可以在“四條”或者“烏丸”站附近下車,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安排。

(2)日本國內的遊客

①東京

(東京到京都有很多方式,比如新幹線,(日/夜行)巴士,飛機等,此處僅做參考。)

【新幹線】京都站(東海道、山陽新幹線)~京都站下車。一般大約需要2個半小時。

②大阪

【電車】大阪站~(東海道、山陽本線,新快速)京都站下車。大約需30分鍾

從京都站有兩種方式可以到達八阪神社(祇園祭的舉辦場所附近):

1.【僅需巴士,共需27分鍾】

“京都站前”(巴士站乘坐“市營206甲”或“市營86”)~“祇園站”下車~步行3分即可到神社。

2.【地鐵+巴士,共需22分鍾】

“京都站”(地鐵站的烏丸線)~到“四條”站下車~步行5分鍾~“四條高倉”巴士站(乘坐市營207乙)~“祇園”站下車步行3分即可到神社。

3.由於遊行的活動遊走在八阪神社附近,其實可以在“四條”或者“烏丸”站附近下車,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安排。

3.具體Tips

  • 【提前到場】
  • 由於祇園祭在日本是非常盛大的活動,人會非常多。請根據想參加的活動安排好日程,盡量提早到活動場所,避免由於道路上太多人而無法按時走到想要參加活動的地點。
  • 【交通IC卡】
  • 如果你是坐電車到祇園祭的活動地點附近的話,請提前把交通的IC卡充好錢,這樣可以避免車站需要排長隊充錢。
  • 【注意避暑】
  • 祇園祭的舉辦時間是夏季高溫時期,請注意帶好水或抵暑用品。注意:由於遊客太多,路邊的飲料自動販賣機可能會缺貨。
  • 請帶好充電寶等用品,避免通訊工具無法使用而與同伴走失。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