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別稱“北國春城”,古稱“喜都、茶啊沖”,吉林省省會,位於東北的地理中心,是著名的中國老工業基地和新中國最早的汽車工業基地和電影制作基地。
長春地處東北平原的腹地,是北方肅慎族的發源地,曆史上曾是夫餘國的屬地,唐代中後期歸渤海扶餘府,遼代屬東京道黃龍府,金代歸上京路隆安府,元代則屬遼陽行省開元路。清代設治前,長春地區是蒙古郭羅爾斯前旗紮薩克輔國公的封地。乾隆朝以後,隨著土地的大量開發和人口的劇增,長春逐漸發展成為東北地區的重要城市。
截至2023年,長春市常住人口約910.2萬,GDP約7002億元,全國排名42。
PART 1. 城市印象
北國春城
長春被稱為“北國春城”,主要是因為其尤為出色的城市綠化。
長春與南京、杭州和昆明並稱為中國四大園林城市。長春還被譽為“中國唯一的北方‘園林城’”,截止2023年,綠化覆蓋率達到43.7%(春城昆明的綠化覆蓋率為43.6%)。長春的綠化水平不僅在東北地區,甚至在全國乃至亞洲都處於領先地位。

夏季時,長春綠樹成蔭,氣候涼爽,這在普遍燥熱的北方城市中顯得尤為突出,給人以春意盎然的感覺。此外,長春擁有眾多公園和綠地,如淨月潭等,這些自然景觀為城市提供了優質的空氣質量和鬱鬱蔥蔥的綠化景觀,進一步強化了其“北國春城”的形象。
中國的底特律
長春被譽為中國的“底特律”,主要是因為其在汽車工業方面的顯著貢獻。
長春是中國最大的汽車工業城市之一,與底特律作為美國“汽車之城”的地位相似。
作為新中國汽車工業的發源地,長春的汽車工業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紀50年代,當時中國開始在長春建設汽車制造廠。一汽集團(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的總部就位於長春,這使得長春成為中國最重要的汽車生產基地之一。

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中國一汽)在這裏誕生,生產了中國自行制造的解放牌載貨汽車和紅旗牌高級轎車。長春擁有多家整車制造企業和完善的汽車產業鏈,2003年產量居全國第一,2021年汽車產量超過242萬輛,位居全國第三。(新能源汽車時代汽車城格局已改寫,截止2023年長春汽車產量155.8萬輛,位居全國第五,前四為廣州317.92萬輛、重慶231.79萬輛、上海215.61萬輛、深圳178.6萬輛)。
PART 2. 必去景點
吉林省博物院
全國唯一公立隕石/松花石專題博物館

吉林省博物院,位於長春市南關區,建築面積3.2萬平米。
截至2023年,吉林省博物院有文物藏品12萬餘件,其中一級文物295件、二級文物3379件、三級文物14280件、其它文物近10萬件。
吉林、遼寧、黑龍江三省同屬一個地域文化圈,其省博主要的區別是:
遼寧省博物館以特別是遼瓷、古地圖與曆代貨幣、甲骨、青銅器等聞名。此外,遼博還藏有末代皇帝溥儀從北京帶至長春的中國古代書畫珍品。
黑龍江省博物館除了曆史、藝術和文獻類藏品外,還擁有極具地方特色的自然藏品,如中國發現的第一具完整的猛獁象骨骼化石等。
吉林省博物院則以高句麗、渤海、遼金時期的文物以及中國曆代書法繪畫、東北抗日聯軍文物為特色。此外,薩滿文化的重要文物藏品也是其特色之一。
吉林省博物院是吉林省科技文化中心綜合館建築群內的一組建築,由德國GMP公司設計,建築采用大立面通透式、庭院花園式布局,建築群體風格典雅古樸。
綜合館的三座展館呈三角形排列,中間由一座圓形大廳連接,“三館合一”在全國省級城市中還屬首例。

整體工程采用白色調,窗戶的設計則是典型的德國風格,呈細長形狀。雖然三座展館的設計風格一致,不過建築的高度卻各不相同;其中,科技館最高,地上建築大約高50米;其次是博物館;最低的是美術館。另外,每座展館都是正方形建築,建設尺寸均為81×81米。
今年7月《國家寶藏》第四季節目中來到了吉林省博物院,介紹了三件國寶:
《百花圖》卷
南宋楊婕妤《百花圖》卷,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一件女性畫家作品,使用礦物色顏料繪制,曆經七百多年依舊色彩濃麗的。全卷橫長3米多,共17段畫面,前11段繪制了壽春花、長春花、荷花、西施蓮、蕙蘭等不同的花卉,剩下的6段則繪制著三星在天、旭日初升、福山壽海等吉祥的意象,每幅畫面還有專屬文案。

這幅畫是為祝賀宋理宗的皇後——謝道清生辰所做,流傳有緒,在明代它又被作為生日禮物贈送給了唐成王彌締王妃,因此,這件存世第一幅女畫家的作品被譽為“雙壽之作”。

中共吉林特支第二交通站隱藏文件用的花瓶
這對花瓶是吉林特支第二交通站站長鄧曉村與妻子閆慶蓮的結婚紀念物,九一八事變爆發後,夫婦二人搬家到吉林市河南街富裕胡同,一邊生活一邊秘密展開地下工作。
當時,他們將黨的文件和傳單藏在這對花瓶裏,再插滿鮮花,掩人耳目。這對花瓶也成為中共滿洲省委領導吉林人民堅持反滿抗日鬥爭的曆史見證。
這樣一件隱秘戰線上的國寶,穿越漫長時空,曆經抗戰的血與火,述說著當年地下工作者的革命歲月。
遼契丹文八角銅鏡
這面銅鏡是青銅制品,呈八角形,直徑26厘米,厚0.9厘米。鏡面光亮可鑒,鏡背中央為一圓鈕。
這面契丹文八角銅鏡最有價值之處就在於鏡背鑄造的契丹字銘文。契丹民族曾經參照漢字和回鶻字先後創造了契丹大字和契丹小字,用以記錄契丹語。兩種契丹文字在遼代與漢字並行,至明代已無人認識,而這面契丹文八角銅鏡上面的契丹文字就為契丹小字。
這面銅鏡是目前我國發現的契丹文銅鏡中鏡面最大、文字最多的一面,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除此之外,還有以下鎮館之寶:
錯金銀“丙午神鉤”銅帶鉤·漢

帶鉤是一種古老的束衣扣具,此件帶鉤是漢中央王朝賜予夫餘國貴族的,得名於“丙午神鉤,君必高遷”八字錯金銘文,鉤首為一龍頭,鉤體上鑄一鳥喙神人,雙手抱魚於懷中,眼為藍寶石,額鑲綠松石,是一件十分罕見的珍貴工藝品。
白玉耳杯·漢

為新疆和闐白玉雕琢而成,玉質瑩潤,工藝精巧,是漢代玉制品的精美之作。
張瑀《文姬歸漢圖》·金

金代的“文姬姐”絹本設色,縱29厘米,橫129厘米。這幅畫描繪的是東漢末年蔡文姬從匈奴返回漢地途中的行旅情景,畫面上風沙漫天、人騎錯落有致,互相呼應,神情逼真,塞北風光盡現紙上。
官窯貫耳瓶·北宋

北宋時期的瓷器文物,高22.8厘米,口徑8.3厘米,足徑9.6厘米,貫耳瓶釉色厚潤,端莊典雅,官窯特征明顯,保存完好,是宋代瓷器中的珍品。
洞庭春色賦·北宋
《洞庭春色賦·中山松醪賦》行書卷為《洞庭春色賦》與《中山松醪賦》合卷,均為蘇軾撰並書。此兩賦並後記,為白麻紙七紙接裝,前後總計684字,為所見其傳世墨跡中字數最多者。
前者作於公元1091年冬,後者作於公元1093年,為蘇軾晚年所作,蘇軾貶往嶺南,在途中遇大雨留阻襄邑(今河南睢縣)書此二賦述懷。自題雲:“紹聖元年(1094)閏四月廿一日將適嶺表,遇大雨,留襄邑,書此。”時年已五十九歲。
預約方式:“吉林省博物院”官方微信公眾號可免費實名分時段預約,最多可預約3天內門票。
開放時間:周二至周日9:00—17:00(16:30停止入場)
每周一(不含法定節假日)閉館。
偽滿皇宮博物院
國內現存三大宮廷遺址之一

偽滿皇宮博物院,位於長春市寬城區,始建於1962年,總占地25.05萬平米,建築面積13.7萬平米,是一座在溥儀宮廷舊址建築群基礎上建立而成的宮廷遺址型博物館。
偽滿皇宮是日本侵略中國的產物,見證了日本侵略東北,是中國近現代殖民文化的典型警示性紀念地之一。
偽滿皇宮博物院現有包括緝熙樓、勤民樓、同德殿等偽滿宮廷原狀陳列50個,大型基本陳列2個,專題展覽3個。收藏了大批偽滿宮廷文物、日本近現代文物、東北近現代文物、民俗文物、近現代有代表性的書畫、雕刻、非遺傳承人作品等藝術精品。

偽滿皇宮博物院的前身是吉黑榷運局官署,最初是清政府在1907年設立的官鹽總局,負責東北地區的鹽務專賣和運銷。
1911年,吉林省官運局遷至長春,1914年合並為吉黑榷運局,管理兩省鹽務。1932年,日本關東軍建立偽滿洲國,將此處選為“執政府”駐地。同年3月9日,溥儀成為“滿洲國執政”,4月3日遷居於此。1934年,隨著“滿洲國”改稱“滿洲帝國”,溥儀登基為“皇帝”,“執政府”也變為“帝宮”。隨後,帝宮進行了大規模擴建,增添了懷遠樓、同德殿等建築,直至1940年。

主要建築有:
同德殿
同德殿是日本人為溥儀及其家眷設計建造的臨時宮殿,1938年竣工,地上地下共三層,建築面積3707平米。

在瓦當和滴水分別有篆書“弌德”“弌心”字樣,寓為“日滿一德一心”之意。整體建築風格,既采用了中國傳統宮殿樣式和日式古代建築的許多構件,又融入了西方建築元素,屬於近代折中主義范疇。
同德殿是“滿洲國”皇宮建築群中體量最大的建築,也是偽滿皇宮博物院中最具代表性的建築之一。
勤民樓
勤民樓始建於1914年,建築面積1392.7平米。 勤民樓民國時期曾是吉黑榷運局辦公樓,1932年溥儀就任偽滿洲國“執政”後,根據“敬天法祖,勤政愛民”的祖訓,以“勤民”二字命名此樓,並將此作為處理政務、舉行典禮、接待來賓、賜宴、從事祭祀活動的場所。

勤民樓是一棟磚木結構的方形圈樓,二層天井建有木制回廊,並建空中走廊與懷遠樓相連接。建築風格東西雜糅,屬於典型的折中主義建築范疇。
緝熙樓
這是溥儀及其後、妃的寢宮,溥儀在這裏度過了近14年的傀儡生涯。可以看到當時的生活場景,感受那段特殊曆史時期的氛圍。
預約方式:“偽滿皇宮博物院”官方微信公眾號可預約購票(分時段),成人票價70元,最多可預約7天門票。
東北淪陷陳列館+博物館之眼藝術宮可免費預約。
開放時間:8:30-18:00(16:40停票)
門票預訂:Trip
長影舊址博物館
新中國電影事業的搖籃

長春市的紅旗街1118號,是個一提到長春就很難繞開的地方,一個令無數演員和影迷魂牽夢繞的地方。在這裏,誕生了新中國的第一部多輯新聞紀錄片、第一部木偶片、第一部科教片、第一部動畫片、第一部短故事片、第一部長故事片和第一部譯制片。這裏就是長春電影制片廠,如今的長影舊址博物館所在地。
長影舊址博物館位於長春市朝陽區,是長影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在完整保留1937年原“滿映”建築的基礎上,本著“修舊如舊”的原則修繕完成的,是記錄長春電影制片廠變遷的藝術殿堂。長春電影制片廠老廠區,誕生了新中國電影的多個“第一”,先後生產故事片1000多部,譯制了50個國家的3000多部影片,在新中國電影史上譜寫了光輝篇章。
長影舊址博物館建築面積約4.6萬平米,通過文物保存、藝術展覽、電影互動等形式,呈現電影藝術等多重主題,反映了中國電影藝術的創業史和發展史,全面展現了長影幾十年的曆史文化成就。

長影舊址博物館包括長影電影藝術館、長影攝影棚展區、長影電影院、長影音樂廳(長影樂團)和配套的長影文化街區等。
博物館中,長影78年的輝煌曆史的圖片、手跡、器具、視頻等各種形式的豐富影視資料,以各種現代化的視聽工具完整生動地呈現,讓人在時光的交錯中感受著光影帶來的獨特魅力。

長影舊址博物館主要幾個部分:
主樓上的電影藝術館,共三層,全面介紹了電影制片廠的發展曆程,呈現了大量鮮為人知的幕後故事和曆史史料,展示牆上看到了黨的女兒、冰山上的來客、甲午風雲等耳熟能詳的老電影,喚起了兒時的回憶,重現了那些流金歲月。
值得一提的是這裏的戲曲片展區,現國粹京劇服裝與朦朧的珠簾相映成趣,這裏展示的是長影拍過的京劇,昆曲、漢劇、秦腔和影響較廣的評劇、豫劇等。

主樓後方的洗印車間,建於1937年,是我國現存年代最久遠的洗印車間,全國現存最早、最完整的電影洗印工業遺址,遊客可以全面了解原底沖洗、底片鑒定、樣片制作等電影膠片洗印的幕後故事。
洗印車間隔壁的攝影棚展區,有電影道具展,譯制片展,還有“滿映”時期的混錄棚和攝影棚原址,是電影工業主題旅遊的重要一站。
預約方式:“長影舊址博物館官方平台”微信公眾號可預約購票,成人票90元。(第三攝影棚的《長歌影魂》舞台劇為另外單獨收費項目)
開放時間:
夏季(5月1日-10月7日) 9:00-17:00
冬季(10月8日-4月30日) 9:00-16:30
門票預訂:Trip
新中國第一家電影制片廠為什麼在長春?
曆史與物質基礎:長春電影制片廠的前身是1937年由日本人創立的“滿洲映畫株式會社”(簡稱“滿映”)。日本戰敗投降後,1945年10月1日,“東北電影公司”在長春成立,一年後正式命名為“東北電影制片廠”,為新中國電影事業的發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質和技術基礎。
政治戰略地位:長春作為東北地區的重要城市,在新中國成立初期具有重要的政治和戰略地位,將電影制片廠設在長春有助於加強文化宣傳和思想教育工作。
文化傳承與創新:長春電影制片廠在新中國電影史上創造了多個“第一”,為電影藝術的發展和創新起到了開拓性作用,被譽為“新中國電影的搖籃”。
長影世紀城
我國第一家電影主題樂園

建國初期,老長影是推動長春市乃至吉林省經濟快速發展的重要引擎之一,但到了二十世紀九十年代,隨著上海電影制片廠,西安電影制片廠的風生水起,連續虧損的長影則到了生死存亡的邊緣,政府出手幫扶,長影啟動自我救贖的變革之路。
2005年長影世紀城橫空出世,規劃占地100萬平米,首期占地35萬平米,水幕電影、球幕電影等電影產業最前沿的科技產物,在開園前幾年創造了現象級的市場反應,成為吉林省的旅遊新地標。
主要景點由華夏翱翔、空間迷城等多處景觀組成,構成了以電影主題體驗為主的特效影視娛樂、電影制作揭密、電影特技展示、電影道具展覽4個體系。

但因為寒冷的氣候,核心產品升級,服務品質等運營問題,已呈現頹勢的長影世紀城在疫情期間閉園一年多,直到2023年4月才重新開園。
但十多年來,各種樂園類項目已在全國開花,相對落後的長影世紀城可能吸引力不足,性價比也不高,重新開園的長影世紀城,也總是和各階段的活動組合在一起,弱化了園區項目,可能不適合作為旅行的重要景點,但如果已經到長春旅行的話,可作為一個備選打卡點,2024年12月21日期,長影世紀城也准備了“天宮盛世”“光影傳奇”“九霄飛雪”等七大板塊的新春燈會,期間還有非遺表演和新春煙火。
預約方式:“長影世紀城”官方微信公眾號可預約購票,夜場成人票(不含項目)120元。
新春燈會開業時間(2024年12月21日起):16:00-21:00
每周一閉園(節假日除外),除夕暫停營業。
門票預訂:Trip
這有山
把山裝進盒子裏的“城市桃花源”

這有山(The Hill),位於長春市朝陽區,長影舊址博物館的對面,是長春紅旗街商圈的文商旅綜合體,2019年開業。這有山的總建築面積7.36萬平米,總投資4.7億元,耗時4年,以山為建築形態,整個山丘小鎮高30米,由山坡盤旋至山頂,並給它加了一個玻璃罩,以此隔絕城市喧囂。
這有山利用山坡與山洞,把整座山分隔成美食餐飲區、影院街區、文創街區等不同區域。與傳統的購物商場不同,這有山打造了一處景色幽靜、古色生香的“室內桃源”,包含山坡和山洞兩種不同的建築形式,24小時營業的這有山,一經誕生便是長春夜經濟天然引擎。

作為作品,它是設計師王三石和他“騎鵝旅行團”曆時創造的,用7萬平米的地理空間,在寸土寸金的紅旗街,為這個城市裏的人,造了一座可以呼吸的山。


這有山的設計邏輯是把屬於傳統街市的體驗移植進來,並使平面意義上的街市立體化,由單一動線串聯了所有品牌店鋪及建築景觀,這樣客流能夠到達每一個品牌店鋪。

淨月潭
亞洲最大的人工林海

淨月潭,位於長春市區東南部,距市中心人民廣場18公裏,屬長白山餘脈,是吉林省東部長白山山區向西部科爾沁草原的過度地帶。
淨月潭景區有大小山脈119座,海拔在220米到406.5米之間,連綿起伏,縱橫交錯。景區占地面積96.38平方公裏,水域面積5.3平方公裏,森林覆蓋率高達96%,與台灣日月潭互為姊妹潭。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使之成為“喧囂都市中的一塊淨土”,有“綠海明珠”、“都市氧吧”之美譽。
群山環抱著一潭形似彎月的碧水,這裏的風景美不勝收,央視熱播劇《人世間》多處取景於此。
淨月潭景區內有潭北山色、潭南林海、月潭水光和潭東村舍四個景區,區內以水景為主,山村襯托,一年四季,景色各異,春季踏青、夏季避暑、秋季賞紅葉、冬季滑冰、滑雪令人目不暇接。

主要景點包括淨月女神、碧松淨月塔樓、太平鍾樓、荷花垂柳園、淨月濕地等。
景區景點很多,可以參考以下遊覽路線:
女神廣場

正門廣場中心的噴泉與淨月女神雕塑相映成趣,雕塑將女子與月球的融合,展現了美麗、聖潔、向上、大愛的生命主題,是雕塑大師葉毓山先生耗時兩年創作的藝術精品。
荷花垂柳園
五湖十橋的荷花垂柳園,湖中的荷花與岸邊的垂柳交相輝映,展現出一幅別具風情的畫卷。關東風情廣場的漢白玉浮雕,默默訴說著淨月潭的美麗傳說。
碧松淨月塔樓
碧松淨月塔樓是淨月潭的標志性建築。塔樓坐落於觀潭山上,佇立在茫茫林海之中,宛如一名綠色的衛士守護著這片淨土。
遊船碼頭
乘坐遊船,遊覽淨月潭的秀美景色,山巒變幻,山石峻峭,讓人心曠神怡。
淨月潭水庫大壩
宛如一條龍脈的大壩,橫臥在淨月潭邊,雄偉壯觀。
森林木棧道
全長11公裏的木棧道,貫穿森林中負氧離子含量高的區域,每立方厘米空氣含負氧離子高達2000-3000個,是徒步健身的絕佳之地。
森林浴場
被譽為“天然氧吧”的森林浴場,讓我們在林木蔥鬱、萬物靜謐的環境中,深切感受到長春這座“森林之城”的魅力。
瓦薩博物館
國內首個以瓦薩越野滑雪運動為主題的博物館,陳列著豐富的展品,讓人領略異域風情,這裏還可以與鹿嬉戲。
瓦薩國際滑雪節擁有超百年的悠久曆史,2003年正式落戶長春淨月潭國家森林公園,是繼瑞典、美國和日本之後第四個舉辦瓦薩滑雪賽的國家,曆經21年的積澱,已成為長春市冰雪的“白金名片”。
如果只有半天的時間,或者只想看淨月潭的精華景點,那麼您可以選擇以上路線,大約需要3-4個小時。
如果您是在冬季來到淨月潭,或者想要體驗滑雪的樂趣,那麼可以先從滑雪場 (淨月潭西門)進入,參觀滑雪場內的雪雕、雪橇等設施,然後租用滑雪裝備,享受滑雪的刺激。
滑雪場內有初級、中級、高級三種難度的滑雪道,適合不同水平的滑雪愛好者,滑雪之後,可以乘坐景區內的觀光車到達潭南景區,欣賞荷花垂柳園、淨月濕地等景點,最後乘坐遊船到達月潭水光景區,觀賞月潭水光、月潭島等景點,大約需要4-6個小時。
預約方式:“淨月潭”官方微信公眾號可預約購票,成人門票30元。
滑雪購票在“淨月潭滑雪場”官方微信公眾號購票,成人3小時110元。
淨月潭景區開放時間:8:30-16:30
滑雪場開放時間:9:00-16:00
門票預訂:Trip
PART 3. 必吃美食
長春菜屬於東北菜系,也稱為吉菜,融合了南北大菜、東西風味,集川、魯、京、蒙等各大菜系精華,並以本地山野風味最具特色。長春菜主要的特點為醬香突出,山野風味,融合多元。
經典美食
醬骨頭
醬骨頭的曆史可以追溯到日本占領時期,當時的日本人喜歡吃醬肉,後來這道菜被長春人接受並發展出了自己的風味。食材主要選用豬棒骨,經得起長時間的燉煮而肉質不會發柴,豬脊骨經燉煮後口感最為軟糯,
真不同醬菜
真不同醬菜選用各種蔬菜、肉類和豆制品等,用秘制的醬料醃制。由胡運昌於1946年在長春開設的醬肉鋪發展而來,後來發展成為真不同酒店,其醬菜技藝被授予特級廚師稱號。
雪衣豆沙

雪衣豆沙屬於滿族菜,清代宮廷菜,據傳創制於乾隆帝做太上皇時,後由禦廚回到其家鄉吉林烏拉時傳出,之後逐漸在關東大地以及京津地區流傳開來。主料豆沙,輔以蛋泡糊,采用軟炸的烹調方法制成。
酸菜白肉火鍋
酸菜白肉是一道以酸菜、五花肉等為原料,精心煮制而成的吉林傳統名菜,紫銅木炭火鍋,上好的骨頭湯做鍋底,酸白菜和八成熟的白肉。做到湯濃肉爛,菜酸入味才是此菜的精髓所在。
烤冷面
烤冷面是以冷面為主要食材烤制而成的一種美食。選用優質的面條和新鮮的蔬菜,經過多次反複揉捏和烤制,直至面條呈現出金黃色的光澤。烤冷面起源於東北地區,是街頭小吃的代表之一,深受當地人喜愛。
熏肉大餅

熏肉大餅是吉林的特色傳統風味小吃之一,1908年由河北灤縣柳莊人李廣忠(乳名連貴)在梨樹縣始創。熏肉用10餘種中藥煮肉,大餅用煮肉的湯油加面粉、加調料調成軟酥,抹在餅內起層,便於夾肉而食。
老字號
春發合飯莊
創建於1935年,至今已有近90年的曆史,以經營老式吉菜為主,招牌菜有鍋包肉、雪衣豆沙、香酥雞、炒合菜等,其中鍋包肉是每桌必點。
回寶珍餃子館
回寶珍餃子是回族風味食品。因創制者為回寶珍而得名,已近百年曆史。其特點是皮薄餡大,湯鮮味美,不破肚,不塌腔。創建於1925年,至今已有近百年曆史。
真不同
自1896年開業以來,一直是老長春人的心頭好。這裏不僅菜品美味,更承載著無數人的回憶,有“百年真不同,半部長春史”美譽。真不同的熏醬菜品被譽為長春的佼佼者,金絲卷和松仁小肚更是每桌必點的美味。
長春飯店
創建於1950年,其前身偽滿時期的中央飯店,拿手菜以三酥、三塌最為出名,三酥為香酥雞、香酥魚、香酥肉,三塌為鍋塌雞、鍋塌魚、鍋塌肉。
鼎豐真
創建於1911年(宣統三年),王信瑞在建起了一個大作坊,起名叫“鼎豐真”,如今已有百餘年曆史,其中最奇特的有:滿族傳統食品-薩其瑪,色澤鮮豔,酥松綿軟;傳統油炸點心-冰蓼花,內部起發均勻,甜脆可口易融。
PART 4. 行程安排
出行時間預計2天
D1 曆史&都市:吉林省博、偽滿皇宮博物館、長影舊址博物館、這有山
D2 自然&冰雪:淨月潭
交通和住宿
先說交通,長春主要有2個火車站,長春站和長春西站。
長春站有南北兩個出口,北出站口有1號線和4號先,出站即到萬達廣場,南出站口有1號線3號線,可以去紅旗街、這有山、桂林路等。
長春西站是新站,主要是高鐵和城際,地鐵2/6號線。
龍嘉機場旁邊,下了飛機就可以趕高鐵,可以去長春市區、延吉、吉林等。來回市區15分鍾10塊錢,又快又便利
住宿的話,建議住在人民廣場及周邊,這裏位於長春市中心,周邊商業氛圍濃厚,交通十分便利。
訂房:Trip
可以住在桂林路及周邊,這也是長春最後特色的街區之一,充滿了時尚文藝氣息,有網紅店鋪、咖啡館和酒吧,是年輕人喜愛的打卡地。
長春,這座北國之城,春日以淨月潭的碧波和滿城的綠意,展現出勃勃生機;冬日化身為銀裝素裹的冰雪世界,瓦薩國際滑雪節讓她成為冰雪愛好者的天堂。
作為中國汽車工業的搖籃,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誕生了新中國第一輛國產汽車,而長春電影制片廠則是新中國電影的搖籃,在這裏誕生的新中國第一部新聞紀錄片、第一部短故事片、第一部動畫片、第一部長故事片……
這座城市,以其綠色之美、冰雪之韻、工業之魂和文化之光,編織出動人的畫卷。
